世良情感网

石破茂给美方交底,日本对关税问题不着急,关键时刻得看中国态度

英国为什么是第一个和美国签订关税协议的国家?因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英美可以说是兄弟之国! 同根同源的语言文化,一脉相承的法律体系,让两国从独立战争时期就结下了剪不断理还乱的羁绊。 当然,从现实的角度而言,国与国之间的交往也大多是为了共同利益。英美所谓的"特殊关系",从来都是现实利益包裹着文化血缘的糖衣。从丘吉尔与罗斯福的战时同盟,到撒切尔与里根的"新自由主义革命",这种关系本质是英语文明主导世界秩序的共谋。特朗普选择英国作为首个签约国,既是对盎格鲁-撒克逊文化圈的示好,更是对"五眼联盟"体系的加固。

我认为,从英国与美国签订的这份关税协议内容来看,其实更多的是象征性的意义,因为特朗普团队现在很需要一个国家,来带头签订所谓的新关税协议。 从协议内容上来看,英国并没有在美国身上捞到便宜,相关内容如下: 英国对美出口汽车关税从27.5%降至10%,但设置10万辆配额——恰等于2024年实际出口量。这相当于给捷豹路虎等车企发"止痛片",却封死增长空间。 英国钢铁获25%关税豁免,但该国钢铁产量仅占全球0.7%,且主要出口欧盟。美国实际上用无足轻重的让步,换取了英国在数字税领域的妥协。 英国航空承诺采购100亿美元波音飞机,这笔交易本质是变相补贴美国制造业,换取特朗普在农产品关税上的"慷慨"。 英国的首签地位,客观上分化了欧盟反关税同盟。当德国车企看着英国同行获得关税优惠,必然向欧盟施压加快对美谈判。这正是特朗普"分而治之"策略的精髓!但其实这里面也有一个很大的弊端,连首签的英国都没能捞到好处,那其他国家还会和美国签订所谓的新关税协议?

韩联社援引日本《朝日新闻》10日消息称,日本首相石破茂原计划在6月与美国就关税问题达成协议,但目前已转为以7月达成协议为目标。多名日本政府相关人士透露,在第二轮日美关税谈判结束后,石破茂向身边人转达“没必要急于(与美方)达成协议”的想法。 其实日本必然不想对美国妥协,因为美国对日本开出的关税条件太过苛刻,石破茂甚至说美国这样对日本,会让日本出现国家危机!当然了,也有不少网友们会说,日本是一个没有主权的国家,所以日本最后必然要对美国妥协! 我认为,日本并不会轻易妥协!日本财务省数据显示,美国对日汽车加征25%关税将导致日本车企年损失3.6万亿日元(约1800亿人民币),相当于每天蒸发100亿日元利润。 在这场经济战中,日本手中并非全无筹码。作为美国国债最大海外持有国,日本公共部门持有的1.07万亿美元美债本应是战略威慑武器,但财务省官员在匿名采访中透露:“每次想用美债当筹码,白宫就派第七舰队在东海搞‘自由航行’。”这种军事威慑与经济制裁的组合拳,让日本央行行长植田和男在利率决策会议上直言:“我们不是在制定货币政策,而是在解读美军基地的信号灯。”

日本其实手里还有一张牌,那就是仅仅依靠在中国的周边!此前中日韩三方会谈,其实就已经传达了这样一个信号! 日本在中日韩区域合作中的战略布局,本质上是在中美博弈夹缝中开辟"第三条道路"的求生之道。其核心逻辑在于:​通过激活地缘经济价值对冲安全依附困境,利用产业链深度绑定构建战略缓冲,最终实现从"美国附庸"到"区域枢纽"的转型​​。 正如东京大学教授丸川知雄所言:"当全球产业链的齿轮卡入地缘板块的裂缝时,新的权力平衡便悄然诞生。"日本正在将自己锻造为中美之间的"战略转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