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解除对五个欧洲议会议员的制裁后,不到72小时,欧洲议会再度对华发起挑衅,它们为何非要故技重施?这是否会影响中欧合作大局? 欧洲议会近期放出消息,称已和中方决定同步全面取消对相互交往的限制,并强调在当前的形势下,中欧加强对话与合作是十分重要的。出于这一考虑,中方解除了对五位欧洲议员的制裁,以实际行动助推了中欧合作。然而仅仅不到72小时,欧洲议会又再度对华发起挑衅,以通过决议的形式干涉中国内政。
实事求是地讲,欧洲议会这种做法中方已经屡见不鲜了。拜登时期美欧关系越走越近,欧洲议会作为欧盟的常设机构,其对华整体态度也出现了较大变化。举例来说,拜登刚上任不久,欧洲议会便否决了《中欧双边投资协定》。要知道这份协议中国和欧盟从2014年就开始谈,且当时德法领导人、欧洲理事会主席与欧盟委员会主席都已经拍板同意了,可欧洲议会照样否决。 现在欧洲议会又搞这一套,中方定然不会接受。中国驻欧盟使团发言人当即就此事表态,敦促欧洲议会正视事实,切实尊重中方的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以实际行动维护中欧关系健康稳定发展大局。
从这一回应不难发现,中方对此事的关注重点还是落在了中欧大局之上,而这很好地抓住了问题的关键所在。欧洲议会由几百位议员组成,这些人为了自己的席位、也为了维持自己的影响力,在投票的时候往往“语不惊人死不休”,要选择最有话题度、最能吸引民粹情绪那个选项,不少政客都靠炒作涉华地缘议题刷存在感。中方一个一个的针对这些人,只会让他们为了知名度更变本加厉的抨击中国。 而且现在正值中欧关系发展的关键阶段,双方共同面临来自美国的关税压力,且立场较为接近,这正是促进双边关系的良机。在这一背景下,欧洲议会所作的决定只能代表那几百个议员自己的选择,代表不了全体欧洲国家与欧洲民众。
毕竟欧洲议会是欧盟这一庞大组织里一个没太大存在感的组织。欧盟日常的行政事务由欧盟委员会负责,等到真正的大事需要决策时,则要靠全体成员的表决来决定最终的选择,这就让欧洲议会通过的决议很难有多大作用。更何况这几百个议员里什么人都有,亲美派不在少数,他们根本也没有站在欧盟的利益上去投票。因此中方过度关注这帮人的所作所为是没什么用的,欧洲议会在欧盟内本来就说不上话。 从整体来看,中欧之间的关系因为特朗普的关税政策,现在正朝着一个积极的方向迈进。例如不久前欧盟同意研究为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设定最低价格,以取代欧盟2024年对中国电动车加征关税的方案,这意味着中欧围绕电动汽车的贸易纠纷有了一个双赢的解法。可以说这种合作是中欧关系的主基调,像欧洲议会那种做法不过是中欧加强关系过程中的些许波折,代表不了大局。
总而言之,近年来只要中欧关系有升温的趋势,大多数情况下,那些植根于欧洲议会和其他欧盟机构里的亲美派官员都要节外生枝一番,但这并不能阻止中欧合作的整体趋势,更不能真的给欧洲人民带来多大的益处。今年是中国与欧盟建交的第五十个年头,双方合作具有重要战略价值和全球影响力,携手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才是应有之义,部分欧盟政客颠倒黑白的行为不过“蚍蜉撼大树”,改变不了什么。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