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日本在上海建设了毫无人性的慰安所,并给慰安妇注射了“606药剂”,被注射的女性都遭到严重伤害,至今还留有副作用。
606药剂是什么,到底有多可怕,为何让慰安妇饱受折磨?
606药剂也被称为砷凡纳明、二氨基二氧偶砷苯,在1909年,被德国医学家保罗·欧立希研究出来,是早期治疗梅毒的特效药之一,凭借606药剂,保罗·欧立希还获得过诺贝尔奖。
606药剂在当时确实医治了很多病人,甚至还在一战时,被很多军队用来控制军营中流行的梅毒,但606药剂却拥有极大的副作用。
606药剂中含有大量三氧化二砷,也就是砒霜,本身就拥有剧毒,以毒攻毒的话会造成肝功能损坏、皮疹、骨髓抑制、贫血、不孕不育等副作用。
而且治疗过程非常痛苦,至少要承受一周以上的疼痛,必须配合麻醉剂使用。但是这种药剂也不是万能的,对梅毒晚期患者无效。
由于606药剂的副作用太过严重,于是保罗·欧立希在1912年推出了改良版的914药剂,大幅降低了副作用,然而依旧很多国家坚持使用606药剂,比如日本。
在研发606药剂过程中,保罗·欧立希有一名叫做秦佐八郎的日本助手。在606药剂研发出来后,秦佐八郎就将该技术带回了日本,因此日本在很早之前就开始使用自研的606药剂。
在二战爆发后,日本大肆侵略他国领土,并肆意欺辱他国女子,导致很多日军都感染了梅毒,正是使用606药剂才让很多日军逃过一命。不过日军禽兽不如、胡作非为,就算有606药剂,日军感染梅毒患者也非常多。
而在当时,惨无人道的日军,认为日军需要发泄兽性,才能提高战斗力。于是想出了慰安妇这种损招,甚至还在侵略的领土中建设了慰安所,在各个殖民地强征了很多女性充当慰安妇,逼迫她们接待日军。
由于日军中感染梅毒者众多,再加上慰安妇的居住环境恶劣,导致很多慰安妇被感染梅毒。为了继续压榨慰安妇,日军给她们注射了606药剂。
然而在治疗过程中,日本并不会给慰安妇注射麻醉剂,只能一次次忍受痛苦。最荒唐的是,还没等慰安妇治疗成功,又遭到日军的蹂躏。
所以很多慰安妇反反复复感染梅毒,只能不断注射606药剂,长时间的治疗导致很多慰安妇都留下了副作用,出现了贫血、不孕不育等副作用。
除了生理上的摧残,更严重的还是心理上的摧残,当时慰安妇居住的房间非常狭小,仅有7平米左右,里面只有一张床、一把椅子。每天都会逼迫她们接待十多名日军,如果稍有反抗就会遭到打骂、酷刑折磨,甚至被枪杀,将她们的尊严反复践踏。
最可恨的是在日军战败后,为了掩饰自己的罪行,还残忍杀害了大量慰安妇。
少数慰安妇虽然幸存下来了,但长时间的摧残让她们痛苦不堪,很多慰安妇都选择了自杀。一些慰安妇虽然走出了阴影,但后半生饱受病痛折磨,每天都活在痛苦之中。
然而到了现在,日本竟还不承认自己的罪行,没有给被他们深深伤害过的慰安妇一句道歉!
或许日本以为等到慰安妇老去就没人记得这段罪行了,但这段历史已深深铭记到每一个国人心中了,永远都不会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