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2008年,一辈子不看电视的钱学森突然跟儿子说:“支个电视行不行?贵不贵啊?多少

2008年,一辈子不看电视的钱学森突然跟儿子说:“支个电视行不行?贵不贵啊?多少钱?”听到父亲这话,钱永刚心酸得不得了。

2009年10月31日,“两弹一星”的科学巨匠钱学森,带着他97年的传奇人生谢幕了。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就在离开人世前一年,这位功成名就的老人,才第一次拥有了一台属于自己的电视机。

  2008年,钱学森知道北京奥运会顺利举行,他一直用收音机关心着国内健儿的赛事。

然而,这时他的耳朵已经很难听到声音,于是,他将儿子钱永刚叫到身边:“小刚,咱家支个电视机行吗?”

钱永刚知道,父亲这一生勤俭节约,即便是一台电视机,也要问一问价格,生怕会在经济上给儿子造成负担。

  其实,钱老之所以想要一台电视机,不仅仅是为了打发时间。

  更重要的是,他希望能够通过这个“窗口”,继续了解外面的世界,关注国家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

  在钱老眼里,个人的生活早已与国家命运紧紧相连。他常说:“有了国,才有家。”

  钱学森的一生,是与新中国航天事业同行的一生。  

1911年,钱学森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良好的家教仍然让钱学森受到了优质的教育,先后就读于国内最顶尖的学府。

  1935年,他以专业第一的成绩,获得了公费留学美国的机会。年轻的钱学森怀揣着报效祖国的梦想踏上了异国他乡的土地。  

在美期间,他刻苦钻研,在航空航天领域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被誉为“太空科学奇才”。

  然而,再大的荣誉也无法让他动摇回国的决心。

  当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传来时,钱学森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回国。在美国政府的百般阻挠下,他誓死不屈,最终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20世纪50年代,百废待兴的新中国亟需发展自己的国防事业。面对西方国家的核讹诈,党中央下定决心要研制出自己的核武器。

  钱学森的到来,让中国在这一领域迎来了曙光。在他的带领下,中国的尖端武器研制突飞猛进。

  仅用了五年时间,第一枚国产导弹便研制成功。接着,原子弹、氢弹相继问世。

“两弹一星”的成功,让新中国真正拥有了自己的国防安全“保护伞”。

  此后的几十年,钱学森始终奋战在国防科技的第一线。无论是研制新型武器,还是培养新生代科技人才,他都倾注了大量心血。     进入21世纪,钱学森的身体每况愈下,他不得不终止了研究工作,开始了晚年的静养生活。

  但是,他关注祖国发展的心却从未停止过跳动,他时常通过听广播、看报纸了解外界的动向。

  然而,随着听力的逐渐衰退,收音机再也无法满足他的需求,电视便成了这位耄耋老人通往外界的最后一扇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