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白石93岁时,有朋友求他作画。因为给的润笔费太低,齐白石就只简单勾勒后,给人家画了三瓣儿咸鸭蛋。
朋友觉得画太素求他给再画一点儿,齐白石只好给画了只苍蝇。2007年,这幅画竟意外卖出高价!
齐白石先生画技了得,靠画为生,也靠画得到了心仪之人。他的画作成就,俨然是国内美术史上难以逾越的高峰。
很多人好奇,为什么齐白石会成为家喻户晓的画家呢?画家这条路并不好走,要想成为名声响亮的画家更是难上加难。
齐白石的画作妙就妙在水与墨的交融中,他画的不是高耸入云的山,不是林间娟娟长流的溪水、不是路面上滚烫的日光。
他画的是生活琐物,纵观齐白石先生的画不难总结,他的画作多是蔬菜果蔬。
红艳的辣椒、灵动的小虾、硕大的花朵、追逐的青蛙……齐白石先生对这些小生灵的强烈喜爱之情,都融入到他的笔锋中。
所以,很多人贪恋齐白石先生的画,想要从他这里购上一幅。齐白石先生有些“小气”,画什么样的画,就要给什么样的价钱。价钱配不上画,只好糊弄糊弄。
比如,朋友让他画一幅画,可以当做礼物送给自己,齐白石面色不悦,表面上没说什么,可行动已经证实他不想把画画得那么好。
便画了咸鸭蛋,看着是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光溜溜的咸鸭蛋在白纸上显得落寞,朋友觉着不对劲。
吵着齐白石先生,“我多给你点钱,多画点吧”,结果真的只拿出“一点钱”共5个铜板。
齐白石先生忍不住了,他说,“我作画有收费标准,花卉和虫鸟,每样10元,藤萝和蜜蜂,每样20元,讲价讨价者,恕不欢迎。”
朋友给了一半的钱,那就只好在咸鸭蛋旁边加上一只苍蝇喽。不过就是因为这只小苍蝇,让齐白石先生的画作在多年后竟卖出高价。
其实这并不是什么溢价,而是他真的有本事让画作卖出高价钱。首先是齐白石先生对生活热爱至深,他画的作品无不包含对万事万物的热爱。
那些小生命特别的姿态,被齐白石先生天真、善意的眼睛发现、挖掘,所以才能描摹出它们的神韵。
据说,齐白石先生画这些“小东西”时,还是趁年轻时候画的,因为这个阶段他喜欢、眼力和精神尚好,用最为精细的毫厘,描绘灿若星辰的小生物。
他一般提前画好这些小东西,日后再添加花草大写意,这样,好的画作就算完成了。
从这个故事中,似乎看到齐白石先生的形象是锱铢必较、抠门的。
比如生活中,齐白石对自己抠门,凡是买回的书、鞋、糖用过的包纸,都会留下来,可以用来起画稿,避免浪费正式的画纸。
有时候家里来了客人,他们带了卤肉和菜叶,齐白石先生会让家中的保姆把这些菜叶洗干净,切一切,在撒上盐和秋油,自己吃的也别有一番风味。
但仔细想想真的是这样吗?画家需要生存,要生存就得有钱买米买菜,齐白石先生画画是工作赚钱,如何把握好“艺术与商品”的界限,不止是他的问题,更是千千万万名文艺工作者的问题。
齐白石先生作画收钱,少一分都不画,其实他不是抠门,是他经过多年的实践,领悟到了“艺术与商业”的结合界限。
把传统绘画手法和拉近当下生活结合的一种生存手段罢了。在周围依靠画画生存的画家中中,他出售画作的价格还比别人低了些呢。
他的好友老舍夫人胡絜青说过齐白石先生画作收费的问题,原来他的自订润格不高,每尺收四元。
琉璃厂南纸铺的老板觉得他收费太低了,怀疑他怎么养活得了自己呢,再三催促下,齐白石先生才上涨两元,如果是工笔虫草或者用了洋红,更要加一倍价钱。
齐白石先生收取的劳动报酬,是严格按照成本和付出的劳动来收费的。所以他给各位卖家制定的“收费标准”不是随意定价,是经过审慎考虑决定的。
女作家赵清阁和老舍是朋友,1948年拜访老舍时,受到老爷子的盛宴欢迎,拿出上等的茶叶沏泡,还叫女佣到街上多买些花生、葡萄。
齐白石先生太高兴了,拿起花生葡萄就往女作家身边送,离别前非要让好友一同去餐馆吃饭。
所以,她曾为齐白石先生打抱不平,她说,“评价齐白石老爷子‘小气’,根本就是无稽之谈,他送画给朋友们从不收钱,最多收点报纸费……”
齐白石先生的抠门不是真的抠门,他精湛的画技,创造的作品,对得起那一份价格,那副加了只小苍蝇卖了高价的画,是他多年艺术沉淀的最佳表达。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