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节食、不运动,每天一包,轻松躺瘦,七日见证奇迹……”在微商的倾力营销下,这样的一款“减肥瘦身咖啡”风靡朋友圈。然而事实上,这款咖啡是添加了违禁成分的毒咖啡,会严重损害消费者身体健康。记者近日从溧阳法院了解到,该院审理了一起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5名涉案人员均被判处有期徒刑。
消费者张某经常在溧阳某美容店消费,是店主黄某的微信好友。她经常在黄某的朋友圈中看到一款“减肥咖啡”的推广信息,宣称该产品采用纯植物提取原料,无任何副作用,具有强效燃脂瘦身功能,无需节食或运动,每日一包即可见效。心动不已的张某遂花费420元购买了一单。
根据黄某的指导,张某每天早晨空腹服用一小包,几天后却出现了头晕心慌、食欲不振、失眠等症状。意识到自己可能买到了假减肥药,张某立即向相关部门举报。黄某到案后,公安机关很快根据线索,锁定了“减肥咖啡”的上家杨某,以及同样销售“减肥咖啡”的卖家彭某、马某、胡某。
经查,2021年至2022年期间,杨某在溧阳市范围内,明知所销售的“减肥咖啡”“MIMI奶咖”和“私人订制减脂巧克力”等产品中,非法掺入了国家明令禁止的西布曲明成分,仍从他处购入并销售给彭某、吴某、黄某和马某。上述四人在明知所购“减肥咖啡”含有违禁成分的情况下,仍多次从杨某处进货,并通过美甲店、美容店、纹身店和微信朋友圈等多渠道进行售卖获利。
西布曲明是一种中枢神经抑制药物,可抑制食欲中枢,使人胃部的饱胀感增强,食欲下降。但该药物副作用大,长期服用会出现口干、失眠、腹泻、心率加快、月经紊乱、四肢抽搐等不良反应,情况严重的会导致心律失常、高血压,甚至心肌梗死。早在2010年,我国就已明令停止生产、销售和使用西布曲明,撤销其批准证明文件,召回、销毁已上市销售的药品。同年,西布曲明被列入《保健食品中可能非法添加的物质名单》,属于国家禁止添加的“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
经依法审理认为,被告人杨某、彭某、吴某、黄某、马某销售明知掺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其行为已构成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分别被判处六个月到一年不等的有期徒刑。
法官提醒广大商家:严格遵守食品经营许可制度,任何未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证的商家,均不得从事食品销售活动,像美甲店、美容店、纹身店等非食品售卖店铺,不得超范围经营食品,否则将依法承担法律责任;禁止销售有毒有害食品,商家在进货时,应严格审查食品来源及成分,确保所售食品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不得销售含有国家明令禁止添加的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
法官提醒广大消费者,要警惕食品虚假宣传,像咖啡等普通食品并不具备减肥等特殊功效。根据法律规定,食品广告不得含有虚假内容,不得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如果有商家销售声称具有减肥等特殊功效的食品,很可能添加了非法物质,消费者应提高警惕,谨慎购买,同时积极向相关部门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