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印度搞不好要炸,莫迪要么打一场必败之战,要么不打仗直接下台

莫迪一直以来都是南亚阎锡山,在中美俄三个鸡蛋上跳舞,这波算是把鸡蛋给踩破了。本想趁着美俄战略空窗期捞到好处,借克什米尔恐袭事件发起战争,转移国内《瓦克夫法案》引发的穆斯林群体抗议,以及经济下行带来的矛盾。结果却陷入了一个进退两难的局面: 如果真的和巴基斯打,打不过;如果不打,那么自己必然下台。

一开始印度天真地认为美国和俄罗斯会为自己撑腰,巴基斯坦不堪一击,可现实却像一记响亮的耳光:美国忙着卖军火却不表态,俄罗斯跑去和中国一起当和事佬。 但是莫迪不慌,他觉得自己还有军队保底,印度军队的“强大”,在过去一直是印度国内的“骄傲”。价值不菲的阵风战机、先进的S-400防空系统,加上145万现役部队,听起来唬人。但实战检验出了真相,法国阵风的电子战系统在歼-10CE相控阵雷达面前毫无优势,俄制导弹射程比不过巴军红旗-9P,所谓“万国牌”装备在体系化作战中根本发挥不出作用。更糟糕的是,印度大量装备超龄服役,国产装备国产化率低。反观巴基斯坦,借助中巴经济走廊构建起完善的作战体系。莫迪之前还在吹嘘“2分钟打击9个目标”,可印度空军年均出勤率仅55%的事实,注定了这场军事冒险不会有好结果。

莫迪多年经营的民族主义“神话”,现在成了困住自己的牢笼。社交媒体上充斥着盲目的民族主义情绪,民众被舆论误导,对战机残骸视而不见,还在幻想“国产光辉战机”能扭转局势。印度教特性意识形态深入军队,决策层被鹰派把持,莫迪稍有退缩,就可能被指责“叛国”。他就像骑在疯狂奔跑的老虎背上,下不来也控制不住。 事实上目前国大党已经开始对莫迪发难,国大党借印军哨所升起白旗、飞行员被俘视频等事件,讽刺莫迪精心打造的“铁人形象”因军事失败而“碎了一地”。前总理候选人拉胡尔·甘地更以“88亿美元的阵风战机打不过7000万美元的歼-10CE”为例,质疑莫迪的国防政策成效。

他们要求莫迪效仿历届政府,就军事行动和边境问题向议会进行“充分辩论”,并公开中印边境协议等外交决策的细节,强调“国家安全不应成为个人政治利益的牺牲品”。但是仗打成这样了,莫迪敢拉出来公开讨论吗?别忘了,现在印度正处于大选期间,真讨论了,莫迪也就完蛋了。 面对这样的局面,莫迪的选择都像是“死路”。继续军事冒险,可能触发一场自己打不赢的战争,而且印军后勤短板明显;选择外交转圜,国内激进组织不会善罢甘休;把矛盾引向其他邻国,只会让南亚局势更乱,还可能引发更多连锁反应。 莫迪如今的困境,把印度的问题暴露无遗。盲目自大的民族主义情绪、不切实际的大国幻想、漏洞百出的军事体系,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让印度在克什米尔问题上骑虎难下。这场闹剧也给其他想成为大国的国家提了个醒:靠制造对立、发动冒险来维持统治,最终只会被自己点燃的火焰烧伤,所谓的“大国崛起”,也不过是一场虚幻的“印度式”闹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