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巴还没退场,其它国家却纷纷站队了! 最近,南亚和中东地区热闹得很,先是沙特突然豪气出手,给巴基斯坦砸下50亿美元,说是财政援助,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事儿肯定没那么简单。 随后,伊朗也不甘示弱,跑去找印度拉关系,要跟印度搞“战略伙伴”。 一个是被老美制裁的主儿,一个是近年来外交动作频频的南亚大国,这组合一亮相,就让不少人摸不着头脑。 先说沙特和巴基斯坦这对“老朋友”。大家都知道,巴基斯坦这几年经济挺难的,外债高企,通货膨胀不止,财政部差点都发不出工资了。 这时候沙特来了,手一挥,50亿美元到账,看上去像是兄弟救急。但沙特的算盘可能远比表面复杂。 这钱真的是“无条件援助”吗?有传言说可能是帮巴方买军火的,但沙特没明说。只是有一种“你懂的”意味:钱已经给了,至于你们怎么用,我们不插手。但真要说没目的,估计谁也不信。 沙特不是慈善家,它在中东本来就是个权重级玩家,最近又频繁在亚洲出招,摆明了是要扩大自己的区域影响力。 而巴基斯坦,刚好卡在中东、南亚和中国之间,又是中巴经济走廊的重要一环,对沙特来说,把这块“棋子”稳住很关键。所以,这一手援助,表面上是救急,背后则是布局。 再看伊朗和印度这边,更让人意外,伊朗原本和印度没那么铁,但近年来关系越来越紧。 特别是美国对伊朗长期制裁,搞得伊朗挺被动的,可偏偏印度一直在用伊朗的原油。按理说,美国这么盯着,印度能顶风作案不太容易。 但印度选择坚持用伊朗油,不仅仅是便宜,更多是出于战略考量。伊朗的油好、量大,还靠得住,一旦断了来源,印度的能源结构就要乱套。 于是我们看到,伊朗也主动示好,甚至派官员亲自去印度访问,表达加强伙伴关系的意愿。 这就是典型的“利益当前,关系靠边”。在当下国际形势复杂的情况下,伊朗需要跳出孤岛,印度也正想在中东找机会。两国看对眼,自然就有了交集。而且不止是石油,印度还在伊朗港口有投资项目,一旦合作深入,甚至可能涉及贸易通道、军事协调等层面。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国家彼此之间的“站队”行为,并不是完全固定的,而是随着利益变化而灵活调整。 比如,沙特虽然长期与巴基斯坦友好,但它也会根据全球油价、地缘政治、与美国或中国的关系调整对外政策。 同样,印度一边和伊朗合作,一边又是美国“印太战略”的关键成员,左右逢源地玩着多边游戏。 这些看似矛盾的行为,实则都是国家在算细账。说白了,不管是沙特的钱、伊朗的油,还是印度的投资,本质上都是为了自己得利。 国际政治从来就没有永久的朋友,只有永久的利益。这话听起来老套,但放在今天依旧适用。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