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13世纪,忽必烈在钓鱼城立誓,绝不杀城中一人!于是钓鱼城紧闭36年的城门打开了,

13世纪,忽必烈在钓鱼城立誓,绝不杀城中一人!于是钓鱼城紧闭36年的城门打开了,随后大家都被眼前景象惊呆了,原来让上帝折鞭的,其实只有区区30几人……

  公元1279年,随着南宋小皇帝赵昺与其母陆秀夫人投海殉国,这个苟延残喘了数十载的王朝终于彻底覆灭。

在狼烟四起、军阀混战的乱世之中,钓鱼城作为蜀地最后的堡垒,以一己之力支撑了三十六年。

它见证了一段惊心动魄的历史,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  

钓鱼城是南宋王朝覆灭前夕最后的抵抗者,直到1279年,南宋疆域尽失,宫廷上下尽皆殉国,这座孤城才在蒙元大军的重重包围下被迫投降。

守将王立与元朝达成协议,以保全城中十余万军民性命为条件,打开了紧闭三十六年的城门。

  当蒙元大军进城清点时,震惊地发现,这个令他们伤透脑筋、耗尽心力的钓鱼城,竟然只剩下区区三十二名守军

城破之日,这最后的三十二人集体在城头拔剑自刎,以身殉国,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何为气节,何为忠义。

  追溯到二十年前,面对蒙古铁骑所向披靡的征伐,钓鱼城是仅存的抗争堡垒。

1259年,蒙哥汗亲率四万大军,誓要拿下这个险要之地,打通南下的通道。然而,连月围困,付出了巨大伤亡,却始终无法攻克钓鱼城。

  一个个攻城计划接连受挫,蒙哥汗的耐心也渐渐耗尽。七月的一天,他决定亲自登高督战,点燃全军斗志。

就在那个时刻,一块不起眼的石头从城头飞来,击中了正在指挥的蒙哥,石块的碎片溅射进他的身体,致使这位号令天下的君主伤重不治,客死他乡。

  噩耗传来,蒙古军中顿时军心动摇,各路诸侯纷纷撤兵,返回漠北,争夺汗位。

于是,这场旷日持久的钓鱼城之战,以蒙古主帅的意外身亡而告终。

蒙哥之死,不仅为南宋王朝延续了二十载国运,也使欧亚大陆的征伐戛然而止。

就这样,一场看似寻常的围城战,竟成为了改变世界格局的历史转折点。然而,钓鱼城的不朽传奇,远不止于一城一役。

它之所以能成为蒙元大军的心腹大患,除了其天险之利,更在于一代代守将将士们誓与城共存亡的坚定意志。

  自从1243年宋廷命才俊余玠入蜀,开始修筑钓鱼诸城,这个雄踞山头的堡垒便一次次挫败敌军的进攻。

无论是韦臣、晋国宝等降将的劝降,还是骁勇善战的汪德臣等名将的挑战,都被王坚等守将一一化解。

他们修筑城防,开凿水井,不仅能自给自足,还经常主动出击,截断敌军运输,伏击蒙军营寨,令攻城的蒙古军胆战心惊,疲于奔命。  

蒙哥汗久攻不下,一度想绕过钓鱼城,径取临安。但王坚却将满城鲜鱼和面饼扔向城外,意在昭示城中补给充沛,有恃无恐。

面对如此嚣张的敌人,蒙哥决心非拿下钓鱼城不可,最终却丢了性命。

王坚虽因功高震主被宋廷贬谪,但马千、张珏、王立等将领仍然发扬余威,继续固守,成为南宋王朝覆灭前的中流砥柱。  

钓鱼城虽随南宋的灭亡而陷落,它不屈不挠、誓死抗敌的精神,却成为了中华民族的一笔宝贵精神财富。

它撑起了一个王朝垂死挣扎时的尊严,点燃了无数志士仁人心中的抗争烈火。

它用36年的坚守,谱写出一曲荡气回肠的悲壮乐章,为南宋王朝划上了一个沉重而悲怆的句点。

评论列表

贫道泡师太
贫道泡师太 3
2025-05-12 18:05
放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