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1935年,王家烈被蒋介石逼迫,交出兵权后考察散心,蒋介石也够意思,给了3万大洋

1935年,王家烈被蒋介石逼迫,交出兵权后考察散心,蒋介石也够意思,给了3万大洋路费,不想,王家烈前脚上飞机,后脚,特务就把他的贵州老窝给“端了”! 1935年,对贵州的“土皇帝”王家烈来说,是个翻天覆地的年份。这一年,他被蒋介石玩得团团转,手里的兵权没了,老窝被抄了,连带着他的政治生涯也基本画上了句号。 1893年王家烈出生在贵州桐梓一个穷得叮当响的农村家庭,家里六个孩子,爹死得早,靠老妈做针线活和种点薄田养活一大家子。王家烈排行老二,小时候念过几天私塾,但家里实在没钱,很快就辍学了。十几岁开始,他就干起了“背二哥”的活儿——背着盐包翻山越岭,一天走几十里路,别人背100斤,他硬扛150斤,就为了多挣几个铜板。那时候的他,压根想不到自己后来能当上贵州的头号军阀。 18岁那年,他结了婚,但婚礼穷得连件像样的衣服都借不齐,路上还被讨了回去,丢尽了脸面。这事儿对他刺激挺大,后来又因为不小心踩了财主的摊子被吊起来打了一顿,彻底下定决心要出去闯荡。他跑到遵义,瞅准了军营招兵的机会,报名参了军。 王家烈在军队里混得不错,先是当小兵,后来一步步升到连长,靠的是能打仗、肯吃苦。1910年代,他参加了护国战争和护法战争,打过川东、川南、湖南,攒了不少实战经验。1920年代,他跟着贵州北部的大佬周西成混,周对他挺器重,提拔他当了黔军第二师师长。 1929年,周西成死了,王家烈抓住机会,联合周的表弟毛光翔,把对手李燊赶跑,自己当上了贵州的省主席。不过,他这“贵州王”当得并不稳。贵州那地方,山高路远,经济落后,军队靠的是地方税收和土匪似的敲诈勒索,战斗力不咋地。王家烈手下那些军官,大多是靠裙带关系上位的,军饷还得他老婆万淑芬点头才能发,搞得内部怨声载道。更麻烦的是,他老婆跟广西的李宗仁、广东的陈济棠眉来眼去,还跑去南京想卖贵州的烟土赚钱,这些事儿都让蒋介石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1935年,事情的转折点来了。那年年初,红军长征路过贵州,贵阳城里乱成了一锅粥。红军那时候虽然疲惫,但战斗力不容小觑,王家烈的黔军根本不是对手。他本来打算把部队拉到黔桂边境躲一躲,保存实力,等风头过去再说。可他老婆万淑芬不干,非要去南京找蒋介石搬救兵。她通过宋美龄搭上线,见了蒋介石,回来带了200支德国造手枪和一万大洋,满心以为中央会帮贵州挡住红军。蒋介石确实答应帮忙,但他的算盘打得比谁都精。他让王家烈带着黔军去跟红军硬碰硬,摆明了拿贵州当炮灰。王家烈没办法,只好硬着头皮上了。 2月份,红军打到娄山关,那地方地势险要,本来是守的好地方,可黔军纪律涣散,指挥混乱,红军从侧面一包抄,黔军就扛不住了。打了没两天,主力部队全散了,只剩一小撮人从遵义跑了出来。这场败仗让王家烈颜面尽失,手下的兵没了多少不说,贵州的地盘也暴露在了蒋介石眼皮底下。蒋介石一看机会来了,立马以“追剿红军”的名义派中央军进贵州。3月24日,他带着宋美龄坐飞机到了贵阳,表面上客客气气地住进王家烈的公馆,背地里却开始动手脚。 蒋介石这人,心眼多得很。他到贵阳没两天,就开始给王家烈下绊子。先是断了黔军的粮饷,士兵们饿得不行,骂声一片。接着,他派人拉拢王家烈手下的两个师长,何知重和柏辉章,给他们许了高官厚禄。这俩人本来就对王家烈不满,见蒋介石开价高,立马倒戈,把部队控制权交给了中央。 王家烈这时候才反应过来,可已经晚了。他连着递了四次辞职报告,蒋介石装模作样地挽留了一下,最后“勉为其难”同意了。辞职批下来那天,蒋介石给了他个军事参议院中将参议的空头衔,还塞了三万大洋,说是让他去外地“考察散心”。这三万大洋听着不少,但在1935年那会儿,军队开支动不动就几十万,买个飞机都得几万美金,这点钱也就是个安慰奖。 5月3日,王家烈收拾了点行李,坐上张学良派来的专机,离开贵阳。他飞机刚起飞,蒋介石的特务就冲进他家,把能拿的都拿走,能抄的都抄了。黔军也被中央军接管,改编得七零八落,王家烈在贵州经营多年的根基,一夜之间全没了。 离开贵州后,王家烈先去了武汉,后来又到重庆,名义上是军事参议院的中将参议,但啥实权都没有。抗日战争爆发那会儿,他被调去干了点副手的工作,可没多久又被撸下来,彻底成了边缘人。1945年,他退了役,回了桐梓老家,偶尔参加点国民大会的活动,日子过得挺低调。 1949年贵州解放,有人劝他拉队伍上山打游击,他没干,说蒋介石把他当棋子扔了,共产党给老百姓分田地,他不想干缺德事儿。1950年,新政府找他当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他挺痛快地答应了,投身建设新中国。他干了不少实事,修水利、办学校,还把自己老宅子卖了充公,日子过得跟普通老百姓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