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丹东一名初中生不想上学,整天沉迷网络,父亲再三劝说无果后,竟直接辞职,带着儿子旅游,结果所有人都惊呆了!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2020年,丹东一名14岁的初中生徐子程正处于叛逆期,成绩一落千丈,每天放学后总是沉迷于手机游戏,拒绝与父母交流,家中的气氛越来越紧张,父亲徐云峰一度陷入深深的困惑和焦虑。 作为一名摄影师,徐云峰的工作非常繁忙,他常年在外拍摄项目,几乎没有时间陪伴儿子,每当他想和子程沟通,孩子总是用冷漠回应,甚至在他严厉的劝导下,徐子程还是一如既往地远离家庭,孤独地沉浸在虚拟世界中。 母亲的叮嘱和关心也似乎无效,甚至看到儿子学会抽烟,她只是惊讶,却没有找到有效的方式与他沟通,爷爷奶奶对孙子的过度宠爱只让情况变得更加糟糕,反而助长了子程的叛逆心理。 面对这些日益严重的困境,徐云峰知道单纯的劝说和训斥已经无法改变儿子的态度,他开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意识到家庭中缺少一种有效的沟通渠道,父子关系已经进入了死循环。 所有的努力似乎都无济于事,徐云峰的内心充满了自责和无力感,终于,他做出了一个令自己和家人都感到震惊的决定:辞去稳定的摄影工作,带着儿子去旅行。 这个决定不仅让亲友们感到惊讶,连徐子程自己也非常震惊,父亲没有选择继续维持现有的生活,而是放弃了工作,亲自带着他走出这座城市,去看一个更广阔的世界。 徐云峰想通过这次旅行,打破孩子内心的封闭,让他看到更多的风景,体验生活中的美好,从而重新审视自己和未来。 为了这次旅程,徐云峰卖掉了一部分摄影器材,购入了一辆二手房车,将其改造成了可以居住的移动住所,他还精心准备了生活用品、摄影设备等,确保父子二人在这次旅行中既能享受自然美景,又能共同成长。 一开始,父子之间的隔阂依旧存在,徐子程依旧沉迷于手机游戏,对这次旅行几乎没有任何兴趣,尽管父亲精心准备了一切,甚至计划了一些适合他的活动,徐子程依旧选择冷漠对待,不愿意与父亲互动。 车程中,父亲偶尔停下来拍照,或者安排做饭、休息等活动,但徐子程几乎没有表现出任何兴趣,每当父亲与他交流,孩子总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手机几乎成了他唯一的伴侣。 随着旅行的深入,情况开始悄然发生变化,在长白山天池,徐子程无意间放下了手机,被眼前的美景深深吸引,他静静地凝视着湖面上飘动的云雾,心中渐渐有了些许波动。 随着父亲的鼓励,徐子程逐渐开始放下手机,开始参与到旅行中的各种活动,他开始关注沿途的风景,甚至主动要求父亲教他一些简单的摄影技巧。 父亲看到儿子的变化,内心充满了欣慰,渐渐地,父子之间开始有了更多的互动,儿子不再是那个冷漠、无动于衷的少年,而是开始逐渐敞开心扉,主动与父亲分享自己的感受。 在敦煌莫高窟,徐子程对壁画中的飞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不再只是关心虚拟世界中的游戏角色,而是开始关注真实世界的文化遗产。 通过父亲的引导,徐子程开始对历史文化产生了兴趣,这一变化让父亲感到非常欣慰,在接下来的旅程中,无论是黄山的奇石,还是张家界的玻璃栈道,徐子程逐渐发现了生活中那些美好和充实的部分,他开始从旅行中获得真正的乐趣和启发。 父亲则通过不断与儿子的互动,教会他如何欣赏这些风景,并向他传授摄影技巧,在这一过程中,父子之间逐渐建立起了更加深厚的感情。 当旅行结束,徐子程和父亲回到家中,家人和亲戚们惊讶地发现,那个曾经放学后就沉迷游戏、不愿与父母交流的孩子,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徐子程主动整理自己的学习用品,认真听取父亲的建议,甚至开始主动为自己的未来规划学习目标,他的心态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变得更加成熟,并且对自己未来的学习和人生方向有了明确的规划,曾经在学习上毫无兴趣的他,开始主动找回自己遗失的目标和动力。 徐云峰意识到,这次旅行的意义远超他最初的想法,他不再把孩子的成长仅仅看作是学业成绩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孩子内心的成熟和生活态度的转变,虽然他为此放弃了自己的事业和收入,但他深知,孩子的成长不应该仅仅局限于成绩,更应该是从内心的改变开始。 这次旅行不仅帮助徐子程找回了自己,也让父子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紧密,这段经历深刻地改变了他们的生活,也让他们明白了生活中的很多美好值得去体验和感受。 这场旅行不仅改变了徐子程的生活态度,也深深触动了许多家长,父母与孩子的关系,不应仅仅局限于学业的监督和成绩的要求,更应该关注孩子内心的成长,和他们之间情感的交流。 徐云峰的做法让许多人看到了另一种教育方式,那就是通过行动和陪伴,帮助孩子重新找到自己,改变他们的人生方向。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信息来源:澎湃新闻——父亲辞职带14岁厌学儿子游走中国:教育,不是只盯着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