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郑州火车站一名姑娘遭三名壮汉强拽入出租车。当车于路口急刹时,女子乘惯性猛掐司机腰部,司机吃痛回头,却见下一幕令其瞪大双眼!
1988年秋天郑州火车站发生了一起惊心动魄的案件。
当时社会面上拐卖妇女案件频发,郑州火车站连续发生多起年轻女性失踪案,警方通过调查发现这是有组织的犯罪团伙所为。
由于当时监控设备稀缺,加上火车站人流量极大,案件侦破陷入僵局。
郑州市公安局刑侦大队经过反复研究,决定采取引蛇出洞的策略。
28岁的女刑警王玉荣主动请缨担任诱饵,这个留着齐耳短发的姑娘平时最爱穿的确良衬衫,看着就像刚进城找工作的农村姑娘。
领导反复确认行动方案后,专门给她配发了微型警报器和防身武器。
行动当夜十点多,火车站广场东南角灯光昏暗。王玉荣穿着碎花布衫蹲在台阶上,手里攥着个蓝布包袱,眼睛余光扫过周围环境。
不远处有两个卖茶叶蛋的老太太,那是便衣同事假扮的;广场西侧停着辆面包车,里面坐着八名待命的特警队员。
三个黑影从出站口晃出来,领头的是个满脸横肉的光头,左耳缺了半块。这伙人装作问路的样子靠近王玉荣,突然亮出匕首抵住她后背。
两个同伙左右夹住她胳膊就往暗处拖,整个过程不到十秒钟。按照预案本该发出警报的王玉荣临时改了主意——她发现这伙人带着自制土枪,怕伤及周围群众决定孤身犯险。
被塞进出租车后座时,王玉荣注意到司机是个四十来岁的瘦高个,握着方向盘的手直打哆嗦。车子刚起步她就感觉不对劲——这司机开得特别慢,等红灯时总往后视镜瞟。
当车子在建设路口急刹车时,王玉荣借着惯性猛掐司机后腰,司机吃痛回头正好看见闪着寒光的匕首。
这个叫李建国的老司机反应极快,拉开车门边跑边喊"杀人了",寂静的深夜里这嗓子惊动了整条街。
车里三个歹徒顿时乱了阵脚,王玉荣抓住机会用肘击打落匕首,抬腿踹开右侧车门。
那个缺耳朵的歹徒刚要掏枪,被她抓住手腕来了个过肩摔。闻声赶来的便衣警察从三个方向包抄,最后在火车站货场围墙下逮住了逃跑的两人。
事后清点发现,这伙人身上除了刀具,还藏着用发令枪改制的土枪。
案件告破后警方顺藤摸瓜,在郊外砖窑解救出六名被拐妇女。据被抓获的歹徒交代,他们专挑晚上独自出站的女性下手,得手后直接塞进事先联系好的黑车。
那个倒霉的出租车司机李建国后来获得见义勇为表彰,他说当时就觉得后座动静不对:"那姑娘看着瘦小,手劲儿比老爷们还大,掐得我腰上青了半个月。"
参与行动的民警回忆,王玉荣被拽上车时微型警报器就触发了,但面包车赶到现场需要两分钟。这两分钟里但凡有个闪失,后果都不堪设想。
有老刑警看着缴获的土枪后怕:"这要是让歹徒开了火,火车站得乱成什么样。"
这次行动成为郑州警方反拐工作的转折点,火车站周边增设了二十四小时巡逻岗,客运管理处开始整顿出租车运营秩序。
王玉荣后来成了反拐专家,经她手救回的妇女超过百人。
那个秋夜的惊险遭遇,被她轻描淡写地归结为"运气好",但刑侦支队的档案里清楚记着:当夜现场缴获的土枪里压满了火药,三个歹徒身上都带着自制炸弹。
二十多年后,已经退休的王玉荣在反拐宣传片里说起这事:"当时没工夫害怕,就想怎么给同事争取时间。
咱们当警察的,关键时刻就得把自己当秤砣使。"当年的出租车司机李师傅如今在跑旅游包车,每次路过火车站总要跟乘客念叨:"别看我拉过那么多客人,最佩服的还是那个女便衣,三拳两脚放倒仨大汉,比武侠片还带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