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1979年,一台湾连长冒死游泳横渡台湾海峡,回到祖国大陆,面对连番审问,他的妻子

1979年,一台湾连长冒死游泳横渡台湾海峡,回到祖国大陆,面对连番审问,他的妻子一问三不知,只记得丈夫曾说:“如果我哪天忽然失踪了,你可能要像王宝钏一样,苦守寒窑十八年……” 1979年5月16日,林毅夫,一个在台湾金门岛当连长的年轻人,干了一件惊天动地的事——他游泳横渡台湾海峡,投奔大陆。这事儿在当时两岸都炸开了锅,他妻子陈云英被台湾军方反复审问,却啥也说不上来,只记得林毅夫走之前留下一句话:“如果我哪天忽然失踪了,你可能要像王宝钏一样,苦守寒窑十八年……” 林毅夫,原名叫林正义,1952年10月15日生在台湾宜兰县。那地方是个乡下,周围全是稻田,家里不算有钱,但特别重视教育。他爸林火树给他取名“正义”,意思很直白,希望他长大做个正直的人。小时候,林毅夫就挺聪明,读书成绩一直不错。1969年,他考进宜兰县立高级中学,那会儿台湾经济刚起步,农村孩子能上高中已经算出挑了。 1971年,林毅夫考上国立台湾大学农业工程系,学的是农业机械。这专业听起来土,但那时候台湾农业占经济大头,算是实用方向。大学里,他不光读书,还特别关心国家大事。当时钓鱼岛主权问题闹得沸沸扬扬,台湾又退出联合国,他跟着一帮学生上街讨论、喊口号,觉得自己得为民族做点啥。这股热血劲儿,算是他后来人生选择的伏笔。 同年冬天,林毅夫没读完大学就跑去当兵了。先是普通军事训练,后来成绩好,转到陆军军官学校。那会儿台湾全民皆兵,他这选择也不算意外。1976年,他靠着国防奖学金考进国立政治大学读MBA,这在当时可是稀罕事儿,说明他脑子活、能力强。1978年MBA毕业后,他被分到金门岛,干上了陆军第284师851旅第5营第2连的连长,驻守马山阵地。 金门岛离大陆才2300米,站那儿就能看见对岸。林毅夫天天守着这地方,心里却开始琢磨更大的事儿。他在台湾长大,但从小就知道大陆是根儿,加上对国民党政府的一些政策看不惯,慢慢就有了投奔大陆的想法。这念头不是一天两天冒出来的,是多年积累的结果。 1979年5月16日,林毅夫终于下定决心,要游回大陆。那天他先以连长的身份发了个命令,说晚上有军事演习,让部队别乱跑,也别查啥异常动静。这招挺聪明,等于给自己争取了时间。到了晚上,他换下军装,穿上便服,背个简单包,就摸到海边,下水开游。 从金门到大陆,2.3公里,说远不远,说近不近,但海流急、水又冷,对体力是真考验。林毅夫那会儿27岁,身体素质不错,毕竟当过兵,可这趟游也不是闹着玩的。半路上,金门那边估计有人发现不对,开了几枪,但没打中,他也没回头,拼了命游到大陆角屿。上了岸,他已经累得不行,被当地渔民发现,交给政府处理。 这事儿在台湾那边炸了锅。军方立刻找到林毅夫的妻子陈云英,翻来覆去问她知不知道丈夫跑了。陈云英真是一头雾水,她压根没料到林毅夫会干这事儿。军方问她林毅夫去哪儿了,她只能摇头,说啥也不知道。她就记得林毅夫走之前说过一句:“如果我哪天忽然失踪了,你可能要像王宝钏一样,苦守寒窑十八年……” 林毅夫到了大陆,人生像是开了挂,但也没少吃苦。1980年,他被安排进北京大学,读政治经济学硕士。那会儿大陆刚改革开放,大学里条件简陋,但他特别拼,两年后拿下硕士学位。1982年,他又跑去美国芝加哥大学读经济学博士,师从诺贝尔奖得主西奥多·舒尔茨。这老头是农业经济学的大牛,林毅夫跟着他学了不少真本事,1986年博士毕业。 之后,他在耶鲁大学搞了一年博士后研究,1987年回北京大学教书。他不是光会读书的那种人,还特别有行动力。1994年,他在北京大学搞了个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这地方后来成了研究中国经济政策的重镇。2008年,他更牛,直接当上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一干就是四年,直到2012年。这可是个大舞台,他给不少发展中国家提建议,影响力杠杠的。 1982年,陈云英也跑去美国,进了乔治华盛顿大学读博士。这步棋挺关键,她既有能力,也有决心,不愿意一辈子困在台湾那破事儿里。读完博士后,她带着孩子跟林毅夫在美国团聚,后来全家一起搬到北京定居,这一家子总算聚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