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山西一名中年男子去旧货市场淘书。突然,他被旧书中滑落的几张泛黄的纸片吸引,后来,居然找出了84张这样的黄纸。他激动地问摊主:“老 板,怎么卖?”精明的摊主狮子大开口:“3000元!”没想到,男子说:“行,帮我保管好,我马上去筹钱!” 老板拿着那84页黄纸,仔细看了看,心里泛起了嘀咕:“这就是老物件而已,根本不值3000块,怎么他连价都不还,就要了?” 实际上,这些黄纸在摊主老板看来确实不值钱,但对于想要买这84张黄纸的王艾甫来说,是无价的。 因为,这些黄纸是太原战役牺牲官兵阵亡将士通知书,上面清清楚楚的写明了当时参战的每一位战士的信息。 王艾甫曾经在1959年参过军,上过战场打过仗,他知道有战士在战场牺牲后,部队会先将信息登记在登记册上,而后会向阵亡战士家属发去一份阵亡将士通知书,告知家属战士阵亡的消息。 而这84张阵亡将士通知书积攒在一起,那就证明这些通知书是当年未发出的,也就是说可能在太原战役后,这些阵亡战士的家属根本不知道他们阵亡的消息。 王艾甫当时就有个想法,他想要把这些未送出的通知书,一个一个找到他们的家属送出去。 王艾甫在1996年用3000块买下这些阵亡将士通知书后,便开始做起了计划,他先是整理了一下这些通知书上的战士信息,而后列出了一份名单,正式开启他帮助烈士的寻亲之路。 但是,送这些通知书的难度可不小,首先就是90年代时,距离太原战役结束已经50年左右,时间太过久远,当时战士们填的信息,在50年后也有了变化。 可能有些烈士的家人早就不在了,也可能是烈士家属搬家了,迁移户口了,所以整个寻亲过程难上加难。 王艾甫最初是按照烈士们留下的地址,往地址所在地写信,但信件总是被退回,后来又联系了当地相关部门帮助寻找,可时间太久,寻找烈士亲属的困难太大。 从1996年到2004年,这8年时间来王艾甫一直都走在为烈士们寻亲的路上,可是每每有一些线索时,又很快中断了。 有一次他到太原去,路过烈士陵园就想进去看一看,他偶然间发现有一座墓碑的名字和通知书上面的名字一样,于是王艾甫赶紧拿出那些黄纸,一个一个的对照烈士陵园的墓碑,结果终于找出来了几十个烈士的墓碑。 有了这些信息,王艾甫更有信心,终于在2005年开始,王艾甫逐渐的将这些阵亡通知书送了出去。 往后的多年来,他一直都走在为烈士寻亲的路上,从未停歇过。 他送出的每一份通知书,帮助的每一位烈士,他都清楚的记在心中,只要提起烈士的名字,他就能讲述出帮助烈士寻找亲人的事迹。 截止到2023年年初,王艾甫已经帮助200位烈士寻找家人,但他仍旧没有停歇。 实际上,一直以来各地相关部门和一些社会志愿组织,都有帮助过烈士们回家,在网络媒体上也有一些个人发现了烈士的消息,自发组织帮助烈士“回家”。 信息来源:83岁退伍老兵王艾甫:27年送200名烈士“回家”——央视网2023-04-01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