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1949年,毛人凤问蒋介石,白公馆里面关押的八岁小孩应该如何处理,蒋介石看了他一

1949年,毛人凤问蒋介石,白公馆里面关押的八岁小孩应该如何处理,蒋介石看了他一眼:“斩草除根的道理你不懂吗?” 1949年11月的重庆,随着解放军进城,一段被掩埋的历史终于重见天日。在幸存者的指引下,解放军官兵来到了重庆歌乐山上的"戴公祠"。这里看似平静,甚至摆放着精心布置的花卉,水泥地面干净整洁,但在这平静表象之下,却埋藏着国民党政权留下的最后一批暴行证据。 当解放军战士们小心翼翼地凿开那层厚重的水泥时,眼前的一幕让所有人都陷入了沉默。在冰冷的泥土中,一个瘦小的身影格外引人注目——那是一个孩子,一个仅仅8岁的孩子。更令人心碎的是,这个孩子的手中还紧紧攥着半支铅笔,似乎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仍然没有放弃对知识的渴望。 这个孩子就是后来被人们亲切称为"小萝卜头"的宋振中。他的一生只有短短8年,却从未见过监狱以外的世界,从未感受过自由的阳光。但就是这样一个在黑暗中成长的孩子,却在监狱这个最不可能的地方,绽放出了生命最顽强的光芒。 谁能想到,就是这样一个天真无邪的孩子,最终会成为国民党特务眼中必须铲除的"革命威胁"?1949年9月6日,距离新中国成立仅仅24天之际,军统特务头目杨进兴在"戴公祠"处决了小萝卜头一家。那只紧握的铅笔,成为了他短暂生命中最后的寄托。 回溯这个孩子的一生,他的故事要从父母说起。父亲宋绮云与母亲徐林侠都是江苏邳县人,两人同年出生于1904年,1927年先后加入共产党,次年结为夫妻。这对革命伴侣曾在杨虎城将军部下负责统战工作,为西安事变的爆发作出了重要贡献。然而,1941年,军统特务发现了他们的行踪,将一家三口全部逮捕。当时的小萝卜头才只有8个月大,尚未断奶,于是被关在了女牢里跟随母亲。 在那个暗无天日的牢房里,小小的身躯不得不忍受着狭窄空间、恶劣环境和极度匮乏的"臭水汤"。所谓"臭水汤",不过是由发霉米糠和捡来的烂菜叶熬制而成。正是因为长期营养不良,当小萝卜头8岁时,身高还只有4、5岁孩子那般大小,也因此得了这个亲昵的外号。 1949年8月下旬,国民党政权风雨飘摇。随着长沙、福州、兰州三座省会城市被解放军攻克,大势已去的蒋介石面临着最后的抉择。在这位独裁者的办公桌上,摆着一份由军统头目毛人凤送来的特殊报告,询问如何处置那些关押在全国各地集中营中的"共产党政治犯"。 蒋介石的眼神异常阴冷,没有丝毫犹豫,对毛人凤下达了他在大陆的最后一道命令:"一律不准释放,分批处决!"这简短的八个字,成为了数千名革命者的死亡通知书,其中就包括了一个8岁的孩子——小萝卜头。 命令下达后,军统特务立即行动起来。经过考察,他们选定了重庆市歌乐山上"中美合作所"松林坡的"戴公祠"作为秘密处决地点。这里山高林密,人迹罕至,距离关押革命者的渣滓洞和白公馆集中营又很近,便于秘密行动。 当小萝卜头一家被转运到"戴公祠"时,徐林侠意识到了什么。这位一生从未向敌人低头的女共产党员,最终在国民党特务头目杨进兴面前跪了下来。她苦苦哀求道:"这些都是我们大人之间的事情,请不要把孩子牵扯进来,小萝卜头还只有8岁,你们也不用管他,就让他上街要饭去吧!" 然而,杨进兴只是冷漠地看了她一眼,便置之不理。1949年9月6日,在距新中国成立仅仅24天之际,杨进兴当着徐林侠和宋绮云夫妇的面,杀害了他们唯一的孩子,随后又用两颗子弹结束了这对革命夫妻的生命。为掩盖罪行,他们将三人的尸体埋在附近的空地上,又浇上了水泥。 但即使在如此黑暗的时刻,监狱中的革命火种也未熄灭。1949年10月1日,渣滓洞和白公馆监狱中剩余的革命者通过秘密渠道得到了一则简短却振奋人心的消息:"新中国成立,首都是北京,国旗是五星红旗。" 这一消息让监狱里的共产党人欣喜若狂,但同时也让他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处境的危险。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被关押的100多名共产党员集中了能够搜集到的所有材料——一床红色的被单和几片黄色纸张,在监狱内缝制了一面五星红旗。由于从未见过真正的五星红旗,他们凭借想象将五颗黄星放在了旗帜的四角和中央,星星的形状也更像红军帽徽上的圆形红星。 11月27日下午4时,解放军已经挺进到重庆市郊,监狱里的革命者们能够隐约听到远方的炮声,他们知道,胜利就在眼前。然而,就在当天深夜,国民党特务以"要办移交"为由,将所有囚犯关进1楼的八间牢房里,开枪扫射后纵火烧楼。监狱里的同志们奋起反抗,推倒院墙试图逃生,但最终只有15人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