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事者将人压死,法院竟然判其无罪!”沈阳有个女子被车碾压致死,当家属把犯罪人告上法庭索要100万赔偿时,却万万没想到法院判决竟然是“一分不赔!” "法院驳回赔偿请求,碰瓷者家属一分钱也拿不到!"2025年5月初,辽宁沈阳这起离奇车祸案的判决结果一经公布,立刻在网络上引发了轩然大波。 "肇事者将人压死,法院竟然判其无罪!"这样的标题充斥在各大社交媒体平台,一时间,对赵女士的指责声不绝于耳。然而,事情的真相远非表面那么简单。 回到那个改变赵女士命运的下午。那天是赵女士和丈夫的结婚纪念日,本该是值得庆祝的日子。她刚买了一辆新车,主要是为了方便上下班。下班后的赵女士把车停在路边,准备给丈夫打个电话商量晚上的纪念日晚餐。 "要不我们去吃上次说的那家餐厅吧?"赵女士一边说着,一边挂断电话,准备开车回家。她完全没注意到,就在她打电话的这短短几分钟里,一个叫韩某的女子已经悄悄躺在了她的车前。 当赵女士启动车辆时,意外发生了。她丝毫没察觉车前有人,直到感觉车轮下有异样,才意识到出了大事。赵女士立即下车查看,看到韩某躺在车下时,她吓得脸色惨白,立刻拨打了120和110。 "快来人啊!有人被车压了!"赵女士颤抖的声音透露出极度的惊恐。救护车很快赶到现场,但为时已晚,韩某因伤势过重不治身亡。 悲剧发生后不久,韩某的家属找上了门。他们情绪激动,指责赵女士是"杀人犯",要求她赔偿100万元。面对这一巨额索赔,赵女士表示无法接受,毕竟她认为自己并没有主观故意。 "我真的不知道车前有人,我怎么可能故意撞人?"赵女士泪流满面地辩解着,但对方显然不接受这个解释。 韩某家属的态度异常强硬:"不管你是不是故意的,你撞死了人就得负责!要么赔钱,要么就等着坐牢吧!"最终,他们将赵女士告上了法庭,坚持要求100万元的赔偿。 在等待法院判决的日子里,赵女士夜不能寐。她不断回想事发经过,想不通自己为什么会看不到车前的人。如果这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意外,那她是否真的要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她甚至开始后悔买了这辆车。 当法院宣布驳回韩某家属的100万赔偿请求时,在场的人无不感到诧异。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交通事故案件,为何会有如此出人意料的结果?答案就藏在警方调取的监控录像中。 原来,那段被忽略的监控视频完整记录了事发经过。画面清晰地显示,当赵女士停车打电话时,韩某正在附近徘徊,似乎在寻找"目标"。在确认赵女士没有注意到自己后,韩某迅速躺在了赵女士的车前,做出一副被车撞倒的姿态。她显然没有料到,赵女士会在没看到她的情况下启动车辆,导致悲剧发生。 "这是典型的碰瓷行为,"负责此案的警官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从录像中可以明确看出,韩某是故意躺在车前,企图制造事故场景。" 更让人震惊的是,警方的进一步调查发现,韩某并非初犯。在过去的两年里,她曾在沈阳市内多个地点实施类似的碰瓷行为,成功骗取了至少五位车主的赔偿金,总金额超过3万元。 一位曾经被韩某碰瓷的车主王先生得知此事后主动联系了警方,提供了自己的经历:"当时我刚停好车,她就突然倒在我车前,说是被我撞了,要我赔5000元。我害怕惹麻烦,就给了她2000元了事。" 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韩某的这种行为属于诈骗,情节严重的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而《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也明确表示,在交通事故中,责任方需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警方最终认定,此次事故韩某负全责,赵女士无责任。赵女士也因此被无罪释放,不构成交通肇事罪。 然而,韩某的家属似乎对这一结果难以接受。"我们不管她以前做过什么,现在她已经不在了,总要有人为此负责吧?"韩某的哥哥在法庭上情绪激动地说道。 法院经过慎重审理,最终依法作出了驳回赔偿请求的判决。法官在判决书中写道:"根据查明的事实,韩某故意制造交通事故场景,属于违法行为,其因此造成的后果应自行承担。赵某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造成的伤害,不应承担赔偿责任。" 对于赵女士来说,这个判决终于让她卸下了长久以来的心理负担。"这段时间我一直活在自责和恐惧中,现在真相大白,我终于可以重新开始生活了。"她擦着眼泪说道。 这起案件也给普通车主敲响了警钟。沈阳市交通局随后发布了预防碰瓷的安全提示,建议车主安装行车记录仪,提高安全意识,遇到类似情况时保持冷静,及时报警,让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