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D5869次列车
缓缓驶入鄂州站
完成造血干细胞捐献的
鄂州职业大学李蔷(化名)同学
刚走出车厢
就被鲜花和掌声包围
48小时前,在武汉某定点医院造血干细胞采集室,随着离心机缓缓停止运转,李蔷成功捐献281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这份“生命种子”将为一名血液病患者带去新生。
李蔷由此成为
全国第20029例
湖北省第720例
鄂州市第17例
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在鄂州站,市红十字会举行了简短的欢迎仪式,为李蔷献上鲜花并颁发荣誉证书。当证书递到这位21岁姑娘手中时,站台上“生命接力大爱相髓”的横幅在晨光中愈发耀眼,见证了一名00后大学生的无私大爱。“捐献过程很顺利,和献血差不多。”李蔷表示,自己的行为能救助另外一个人,还是很开心的。
据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资料库数据显示
非亲缘造血干细胞配型成功率
仅为十万分之一
李蔷同学的善举
不仅为患者家庭点亮希望之灯
更使她成为今年我市首例
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的
在校大学生志愿者
李蔷来自我市梁子湖区,她连续3年参加无偿献血,长期参与“长江大保护”等志愿服务活动,多次荣获“优秀团员”“国家励志奖学金”等荣誉。
2023年,李蔷在献血活动中得知捐献造血干细胞可以挽救血液病患者的生命,便留存血样,加入了中华骨髓库。仅仅2年时间,她接到和患者配型成功的通知。
“把鄂州人的生命热忱
传递出去。”
想到可以救人一命
李蔷毫不犹豫地答应捐献
为保持最佳状态,李蔷提前一个月严格调整作息和饮食。她笑称:“看着室友喝饮料、奶茶时,自己确实也馋,但想到能救人,白开水都变甜了。”采集前,这个平时爱笑的女孩也会紧张,她查阅大量医学资料和捐献成功案例为自己打气。
“近4年来,我校已涌现出5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这些同学的行为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担当。学校将以此作为‘三全育人’的优秀范例向广大师生宣讲,进一步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让爱心善举在校园蔚然成风。”鄂州职业大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马凌军说。
据了解
根据2025年3月实施新规
李蔷将成为全市首位
因造血干细胞捐献
获得见义勇为表彰的个人
市红十字会有关负责人表示,将通过建立“校园—社区”双轨宣传机制,重点推进造血干细胞捐献知识进高校校园、进街道社区。不断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将捐献造血干细胞救人行为纳入见义勇为行为确认范围,为无偿献血、捐献造血干细胞等政策范围内人员免除城市公共交通费、景区门票费和普通门诊挂号费等,让捐献者获得更多社会尊重。
同时
市红十字会也发出倡议
期待更多市民加入中华骨髓库
让更多“生命火种”
在鄂州生根发芽
出品|鄂州市融媒体中心
鄂州融媒全媒体记者|戴勋
通讯员|田思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