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公开表示,特别感谢中国这位盟友,懂的都懂,很多话没法说,一切尽在不言中,总而言之就是一句话:大恩,不言谢! 这事儿得从印巴停火后巴基斯坦总理谢里夫那三个“非常”说起——“非常亲切、非常值得信赖、非常亲密”,这话听起来像客套话,实则是给全世界递信号。毕竟国际场合的发言,往往话里有话。 为啥谢里夫说得这么含蓄?你想啊,印巴冲突刚停火,双方都憋着劲儿证明自己“赢了”。巴基斯坦虽然击落印度6架战机,还靠红旗-9BE防空系统拦截了全部导弹,但直接说靠中国装备打”,难免刺激印度,也容易让其他国家觉得巴基斯坦是中国的“代理人”。所以谢里夫用懂的都懂的策略,既表达感激,又避免把话说死。 但有些事儿,就算不明说,大家心里也有数。就说这次冲突,巴基斯坦空军用歼-10CE战机配合ZDK-03预警机,发射霹雳-15E导弹击落印度“阵风”战机,这可是中国空战体系的实战首秀。红旗-9BE构建的防空网,射程覆盖巴基斯坦四分之一领土,连印度S-400都得靠边站。这些装备的性能数据和实战效果,国际社会都看在眼里,谢里夫不说,大家也知道背后有中国撑腰。 经济上的事儿更实在。巴基斯坦外汇储备枯竭时,中国二话不说给了80亿美元紧急贷款;电网被炸瘫痪,中国工程师72小时就修好;中巴经济走廊累计投资320亿美元,创造42万个就业岗位。这些实打实的帮助,让巴基斯坦在冲突中不至于后院起火。最关键的是,中国在巴基斯坦债务危机时提供“无政治条件”的支持,对比美国要求用军事基地换援助,高下立判。 更深层的战略意义,藏在中巴关系的历史里。从1965年第二次印巴战争中国提供武器,到汶川地震时巴基斯坦搬空战略储备帐篷支援中国,两国早把“铁杆盟友”刻进基因。现在中巴经济走廊升级版不仅是修路建港,更要打造“民生走廊”“创新走廊”,甚至通过瓜达尔港把中国18%的原油进口转运,未来还要升到35%。这哪是普通合作,分明是把巴基斯坦变成中国能源安全的备份通道,直接破解马六甲困局。 谢里夫的感谢,其实是在向全世界宣告:巴基斯坦的战略安全感,来自中国。这种安全感不是嘴上说说,而是实实在在的军事体系、经济输血和外交撑腰。 就像中巴联合反恐行动中,中国无人机和情报系统直接参与歼灭俾路支武装分子,让恐怖组织闻风丧胆。这种深度绑定,让巴基斯坦在印巴博弈中有了底气,也让中国在南亚安全格局中不可替代。 说白了,谢里夫的大恩不言谢,既是对中国的感激,也是对国际社会的宣言——中巴关系早已超越普通盟友,是生死与共的战略伙伴。这种关系,不是靠几句漂亮话维持,而是用真金白银的支持、并肩作战的信任,和几十年风雨同舟的情谊浇筑出来的。未来,不管南亚局势怎么变,有中国在,巴基斯坦心里就有底。 信源:2025-05-11 19:37 环球时报 巴基斯坦总理:感谢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