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杭州包工头林有威,收留了一个走失10年的聋哑老人。6年后,老人的家人找来,要把他带回。谁料,林有威却将人拦下,还说:把钱结清了再走! 杭州城西的良渚工地上,一台挖掘机正吭哧吭哧挖着地基。 包工头林有威蹲在临时板房门口,捧着搪瓷缸子咕咚咕咚灌凉茶。 这已经是他在良渚接的第三个工程了,手底下二十来号工人跟着他天南海北地跑。要说这帮兄弟里最让他操心的,还得数那个不会说话的哑巴老头。 这事儿得从六年前说起,那天林有威刚把工程车停稳当,就瞅见围墙根底下蹲着个灰头土脸的老汉。 老头佝偻着背,正拿根铁丝往废料堆里扒拉。 工友们说这人在附近晃悠好些日子了,饿了就翻垃圾箱,困了睡桥洞。 林有威瞧着老汉缺了半截的食指头,心里头直发酸。他让伙房师傅多蒸了屉馒头,隔天早上特意蹲在料场门口等着。 要说这哑巴老汉也是机灵人,接过热馒头没急着往嘴里塞,反而抓起旁边的扫帚就开始划拉地上的碎砖头。 就这么着,工地上多了个不要工钱的勤杂工。 林有威心里头过意不去,暗地里跟几个老伙计商量:咱不能白使唤人家,该给的工钱一分不能少。 可麻烦事儿来了。 老汉既没身份证又说不了话,银行账户根本开不了。 林有威从旧货市场淘来本硬壳账本,工钱按天记着数。 每到月底,他就从自己腰包先垫钱,把红票子用塑料袋裹三层,塞进办公室的铁皮柜最底层。 这事儿成了工地上公开的秘密,新来的伙计头天报到,准能听见老师傅们念叨:"看见没?哑巴叔的工钱比咱们还准时嘞!" 要说这老汉也是个闲不住的,天刚擦亮就起来烧锅炉,晌午顶着日头给搅拌机添料,晚上还帮着看场子。 有回暴雨冲垮了临时围墙,六十多岁的人愣是跟着小伙子们扛了整宿沙包。 工友们给他置办了两身新工装,背后用红线绣着"老伙计"仨字——这是大伙儿给他起的名儿。 日子久了,林有威心里头总惦记着帮老汉找家。 他托派出所民警拍了照片,又让家里上大学的侄子在网上发寻人帖。 逢年过节工友们回老家,行李里总揣着几摞寻人启事。这事儿就跟大海捞针似的,眼瞅着铁皮柜里的塑料袋越来越鼓,寻亲的事儿却始终没个准信。 转机出现在2022年开春,那天林有威正核对图纸,突然听见外头汽车喇叭响成一片。 打头那辆面包车还没停稳当,里头就窜出来个中年汉子,抱着哑巴老汉哭得直打哆嗦。 原来这老汉本名叫何志友,十年前在老家赶集时走失,家里兄弟姊妹找遍了半个中国。 要不是小女儿刷短视频时瞅见工地合影里那个缺指头的身影,这团圆饭还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马月。 最让人揪心的还是交接工钱那茬,何家人握着林有威的手千恩万谢,说要补偿这些年的伙食住宿费。 林有威二话不说搬出那摞起了毛边的账本,哗啦啦抖开个鼓鼓囊囊的黑塑料袋。何家老小看着码得齐整的钞票,再瞅瞅账本上密密麻麻的"正"字,眼泪珠子啪嗒啪嗒往账本上砸。 这事儿后来上了杭州本地的民生新闻,民政局的工作人员上门走访,发现老何头在工地这些年,不光攒下六万来块工钱,连养老保险都是按临时工标准按月交的。 要不说世上还是好心人多,林有威他们这个工程队,硬是把个流浪汉当自家长辈养了整六年。 如今良渚那片工地早盖成了住宅小区。每到春节,何家老小总要拎着腊肉火腿来找林有威唠嗑。 老何头现在跟着弟弟在镇上开了间修车铺,听说手艺好得很。 有回去杭州出差的人回来说,老何头的修车铺墙上挂着幅镶框的照片——里头二十来个戴安全帽的汉子,围着个笑得见牙不见眼的哑巴老头。 参考资料:对话“帮工地聋哑老人寻亲五六年”工友2022年01月29日19:07封面新闻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