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的空战终于搞清楚怎么回事了,印度军队其实可以发射布拉莫斯超音速导弹进行打击,但印度空军认为巴基斯坦的我国战机和导弹,都是廉价货。 (阅读前请点个赞,点个关注,主页有更多你喜欢看的内容) 印巴空战前,印度这边本来信心满满,想靠高端装备和突袭翻盘,结果被巴基斯坦打得满地找牙。 当时印军计划凌晨3点搞偷袭,想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他们以为躲在自己这边发射防区外导弹就没事,结果巴基斯坦的歼-10CE战机雷达太猛,刚起飞没多久就被逮个正着。 人家隔着200公里,直接用霹雳-15导弹锁定,印度战机还没反应过来就完蛋了。 这场空战的结果很惨烈,印度战机全被击落,残骸散落在印度境内60到80公里的地方。 巴基斯坦的远程导弹直接越境打击,精准得可怕,印度人彻底懵了,本来想报2019年的仇,结果又被教训了一顿,这远程打击的效果,真的让人看到巴基斯坦装备的硬实力。 这事儿一出,全世界都炸锅了,中国和俄罗斯都发声,呼吁双方冷静,别把事儿闹大。 尤其是中国,提供的雷达和导弹在这次空战里大放异彩,估计心里也挺得意。 俄罗斯呢,卖给印度的苏-30这次表现拉胯,可能也在反思咋回事,国际上的关注度,直接把这场空战推上了热搜。 再看看装备对比,印度花大价钱买的“阵风”战机和苏-30听着挺唬人,但实战翻车了。 “阵风”的雷达探测距离才200公里,导弹射程130公里,而巴基斯坦的歼-10CE雷达能看240公里,霹雳-15导弹射程145公里。 这差距不只是数字,实战里就是生与死的距离。 印度花了88亿美元买36架“阵风”,一架顶人家三架歼-10CE,结果被按在地上摩擦,真是钱花得多不如花得巧。 更别提体系作战能力了,印度装备五花八门,苏-30是俄罗斯的,“阵风”是法国的,米格-29是苏联老古董,凑一块跟“联合国军”似的,数据链根本连不上。 空战时,预警机发现目标,得靠对讲机喊“阵风”去打,等反应过来,导弹都飞到脸上了。 反过来,巴基斯坦全是中国体系,预警机、战机、防空导弹信息秒秒钟共享,就像一个大脑指挥全身,效率高得吓人,这种体系上的碾压,印度再贵的装备也补不上。 技术上印度更是被甩开几条街,电子战和网络战方面,印度完全跟不上趟,巴基斯坦的电子干扰直接让印度雷达瞎眼,网络攻击可能还瘫痪了部分指挥系统。 印度引以为傲的“高端货”,在现代战争里没发挥出威力就成了摆设,这技术差距,直接决定了空战的结果。 信息传递这块,印度也丢人丢大了,苏-30和“阵风”之间传数据还得靠吼,飞行员拿着对讲机喊坐标,活脱脱二战操作。 巴基斯坦那边雷达一扫,所有单位实时更新,信息共享快得像开了挂,现代空战拼的就是速度和协同,印度这落后方式,输得不冤。 训练和维护问题更是雪上加霜,印度飞行员一年才飞140小时,巴基斯坦能飞180小时,训练量差太远,开再好的飞机也像开拖拉机。 装备维护更惨,苏-30MKI出勤率才55%,不是在修就是在排队修,巴基斯坦的歼-10CE和枭龙维护简单,随时能上天打仗,这差距,实战里直接见分晓。 最后说说印度空军的自信,他们一直觉得巴基斯坦的空军装备都是便宜货,以为靠一堆“洋战机”就能嘎嘎乱杀,还想羞辱一把巴基斯坦和中国。 最后说说印度空军的自信,他们一直觉得巴基斯坦的战机和导弹是“廉价货”,以为靠“阵风”、苏-30和米格-29就能嘎嘎乱杀,还想羞辱一把巴基斯坦和中国。 这迷之自信从哪来的?可能是被88亿美元的“阵风”晃了眼,印度防长还吹能领先20年,可实战里,巴基斯坦用6000万美元的歼-10CE教他们做人,贵不等于强,打仗靠的是脑子不是钱包。 这场空战,印度从头到尾都在误判,以为突袭能占便宜,结果被远程伏击;以为装备贵就厉害,结果被体系和技术吊打;以为喊口号能赢,结果连自家战机都保不住。 总结下来,战术失误、装备短板、体系落后、技术差距、训练不足,再加上盲目自信,印度这场败仗一点不意外。 战争这东西不是看谁钱多,而是看谁准备足、脑子活,印度这回吃了大亏,估计得好好反思了,不然下次还得栽。 对此你还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