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2006年,被称为“芯片天才”的陈进带着天价科研资金逃亡美国,接下来的13年时间

2006年,被称为“芯片天才”的陈进带着天价科研资金逃亡美国,接下来的13年时间里,中国的芯片行业被迫陷入寒冬。这么多年过去,这个罪魁祸首怎么样了呢? 2003年上海滩发生过一件轰动全国的科技大戏。 一个叫陈进的人举着块小芯片站在台上,周围挤满了记者和专家。 这块芯片被称作“汉芯一号”,说是中国人自己搞出来的高科技玩意,能跟外国货掰手腕。 台底下掌声雷动,闪光灯晃得人睁不开眼,谁也没想到这场面背后藏着个惊天大骗局。 陈进这人的故事得从二十多年前说起。 他在同济大学读计算机专业,毕业后跑去美国镀金,在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混了个博士头衔。 回国那会儿赶上国家搞“863计划”,专门扶持高科技项目。 陈进顶着摩托罗拉前员工的名头,把自己包装成芯片专家,顺顺当当进了上海交大。 学校给他建实验室、拨经费,让他牵头搞芯片研发,想着这回总算逮着个能人。 要说这陈进真是个人精。他拍胸脯保证四年内搞出国产32位芯片,转头就成立个研究中心。 结果才过一年就宣布研发成功,弄出个“汉芯一号”。 这速度比火箭还快——要知道摩托罗拉搞同类型芯片足足用了三年,光工程师就上百号人。陈进手下就几个学生和助手,愣是半年就出成果,听着都邪乎。 芯片发布会那天阵仗可大了,各路媒体争相报道,专家们挨个上前鉴定。 有个老院士拿着放大镜瞅了半天,愣是没看出破绽。 其实哪有什么自主研发,陈进早年间在美国摩托罗拉上班时偷了人家的芯片图纸,回国后直接照葫芦画瓢。 更绝的是他找人把美国芯片上的商标磨掉,重新刻上“汉芯”俩字,活脱脱上演了出狸猫换太子。 靠着这块“国产芯片”,陈进名利双收。国家科研经费哗哗往他账上打,前前后后拿了11个亿。 这钱他也没闲着,又是开公司又是搞投资,明面上说是搞研发,暗地里早把钱倒腾到国外去了。 那几年他就像踩了风火轮,隔三差五就发布新产品,“汉芯二号”“汉芯三号”跟下饺子似的往外蹦,奖状奖杯堆满办公室。 俗话说得好,纸里包不住火。 2006年开春,清华大学论坛突然冒出篇匿名帖子,把陈进的老底掀了个底朝天。 原来那所谓的“汉芯一号”压根不是自主研发,就是陈进托亲戚从美国买来的摩托罗拉芯片。 更损的是,这芯片买回来连改都没改,直接拿砂纸把商标磨了重新刻字。 消息一出,全国哗然,科技圈炸了锅。 调查组顺着线索往下查,发现陈进这伙人压根不懂芯片设计。 所谓的研发团队里连个正经集成电路专业的人都没有,全是些现学现卖的半吊子。 他们拿着国家经费吃喝玩乐,项目申报书倒是写得天花乱坠。 最损的是那帮验收专家,愣是让这种假芯片混过了层层审核,还帮着申请更多经费。 东窗事发前,陈进早嗅到不对劲。他连夜销毁证据,卷着剩下的钱溜到美国。 虽然国家后来追回部分资金,但主犯至今还在海外逍遥。 这事就像一记闷棍,把刚起步的中国芯片产业打得晕头转向。 那几年但凡提到芯片项目,审批部门都跟防贼似的,生怕再出第二个陈进。 真正搞研发的团队拿不到钱,有本事的工程师心灰意冷往外跑,整个行业像霜打的茄子——蔫了。 要说这骗局影响有多坏,看看后来十三年中国芯片业的惨样就知道。 外国公司趁机卡脖子,国内企业买不到高端芯片,手机电脑都得看人脸色。 直到华为被美国制裁,大家才回过味来——核心技术买不来也偷不来,还得自己撸起袖子干。 如今长江存储、中芯国际这些企业慢慢站起来,算是从陈进挖的坑里爬出来了。 至于陈进本人,这些年就像人间蒸发。 有传言说他在美国搞投资公司,混得风生水起;也有人说他改名换姓当起了寓公。 不过这些都是小道消息,正经媒体再没报道过他的动向。 倒是当年被他坑惨的上海交大,现在把实验室查得比银行金库还严,生怕重蹈覆辙。 这事给中国人上了堂血淋淋的课,搞科技不能图快,得一步一个脚印。 就像老话说的,慢工出细活。现在国内芯片企业学精了,宁可十年磨一剑,也不搞花架子糊弄人。 回头看看陈进这场闹剧,倒成了行业发展的反面教材。 虽说代价大了点,好歹让后来人知道,科技这碗饭,得端着良心吃。 信息来源: 《汉芯》维基百科条目 知乎专栏文章《他骗取11亿研发经费,让中国芯片停滞13年,逃往美国后如今怎样》 搜狐文章《他骗了十多亿后逃到美国成人生赢家,却让“中国芯”停滞13年》 《中国青年报》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