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工作是国内大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联结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枢纽,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做好商务工作对于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具有重要意义。 1月20日,全省商务工作会议召开,无论是大力提振消费扩内需,全力稳外贸稳外资,还是加快开发区提质升级,提高招商引资质效,抑或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国内大循环更为顺畅、内外市场联通更加高效,都彰显着商务系统在新的一年里奋勇拼搏、砥砺前行的决心与信心。
多措并举促消费扩内需
消费作为最终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基础性力量。2024年我省各地以时不我待的精神状态和工作状态,把“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放在更加突出位置,仅消费品以旧换新一项参与人数就超150万人次,带动消费超300亿元。 “我们将充分利用‘两新’接续政策,继续深挖消费潜力、丰富消费供给、拓展消费场景、优化消费环境,进一步激发消费新活力,保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较快增长,全面提升促消费扩内需质效。”省商务厅厅长王宏晋如是说。 具体包括:加力扩围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更大力度促进汽车、电动自行车、家电、家装消费,重点对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购新进行补贴;激发商文旅融合消费潜力,丰富省级步行街、重点商圈等城市商业载体作用,打造国家级步行街;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开展晋菜晋味突破提升行动,推广应用“三晋云家政”数字服务平台等,大力发展服务消费;开展电商主体培育行动、“名品出晋”网络品牌培育行动,持续开展网上促消费活动等;打造乡村e镇升级版,引导大型商贸流通企业供应链下沉等,持续完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
千方百计稳外贸稳外资
外贸作为连接国内外市场的桥梁,不仅为国内企业开辟了广阔的海外天地,推动产品与服务走向世界,创造大量就业机会,还促进了文化、理念与技术的交流,倒逼国内产业升级。 外贸如何稳?外资如何引?2025年,全省商务工作将培育扶持外贸主体,发展壮大外贸新业态,培育新动能,稳步扩大进出口规模。同时,深化外商投资促进体制机制改革,促进吸引外资稳存量扩增量,全面增强开放型经济竞争力。 稳外贸方面,出台新一轮稳外贸政策,推动大宗商品自营进出口,持续开展“千企百展”行动计划,大力培育外贸主体。 服务贸易方面,组织“晋服全球”山西服务全球推广活动,开展“山西好礼”“山西书架”“山西文旅”等文化出海系列活动。推动太原、大同、运城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提质升级,推广“跨境电商+产业带”发展模式,加大海外仓建设支持力度等。
着力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稳外资方面,设立外商投资产业转移促进服务联络中心;建设“外企之家”综合服务保障平台;打造“投资中国对话山西”品牌,完善圆桌对话会议制度;加强与东部地区对接,承接外资制造业和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等。 开放促进交流,合作助力共赢。 回望2024年,我省主动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形成了扩大对外开放“1+N”政策体系,复制推广了自贸试验区经验136项,出台对接国际高标准规则16条,跨境电商综合服务水平持续提升,全省常态化运行的中欧班列已经有15条,通达16个国家48个城市,山西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 2025年,全省商务工作将聚焦打造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目标,统筹推进要素流动型开放与制度型开放,提升开放平台能级,拓展开放通道功能,加强对外投资合作,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全方位塑造我省对外开放新优势。 具体措施包括:落实“1+N”政策体系,适时扩充支持开放发展增量政策;强化开放平台支撑,支持武宿综保区进一步深化“管运分离”改革,支持大同国际陆港、晋城兰花、侯马方略等3个保税物流中心拓展保税物流、仓储等功能;提升开放通道功能,推进太原航空口岸高水平开放,推动大同、运城航空口岸扩大开放,拓宽国际邮路新通道,推动山西名优特产品通过中欧班列进入国际市场等;申建自由贸易试验区,聚焦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深化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资源型经济转型、文旅产业开放和高质量发展等重点领域开展积极探索。
持续深化开发区改革创新
开发区是我省转型发展的主阵地、主战场、主引擎。2024年,我省加快建设开发区升级版,共开展四次“三个一批”活动,并通过月通报制度,逐个跟踪项目进展,确保项目如期推进。 那么,2025年全省开发区工作将聚焦哪些方面? 加快“1+11”转型综改示范区建设。细化工作举措,因地制宜加强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产业创新,推动各示范区1—2个新质生产力产业集群实现规模化发展,打造新质生产力承载地,为全省开发区作出表率和示范。 优化产业和空间布局。推动各开发区聚焦1—2个主导产业,实现链式集群规模化发展;推动国家级经开区在对外开放、绿色发展、科技研发等方面补短板强弱项,提升发展能级。 推动建设“一谷三园”。围绕“晋创谷”建设,配合做好开发区配套服务;做大做优现有省级消费品特色园区;推动太原、大同、运城率先打造绿电产业园区;支持有条件的省级转型综改示范区建设国际合作产业园。 持续开展“三个一批”活动。滚动开展四次“三个一批”活动和“三未”项目攻坚,做强产业支撑。 重点深化“三化”改革,深入实施管运分离改革;深入推进“三项改革”,推动各转型综改示范区“标准地”率先向生产性服务业项目进行扩展,适时向国家级经开区进行推广。 加强开发区分类考核,完善动态调整机制,引导不同类型开发区转型升级。
大力提高招商引资质效
招商引资是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源头活水”。过去的一年,全省招商引资成效显著。中国(山西)文旅康养产业招商引资洽谈会举行,“山西之夜”精彩亮相广交会、服贸会、浙商大会;山西向民间资本推介了60个合作项目,总投资额达到308亿元……推动了山西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2025年,山西商务将强化标准引领、政策赋能、平台支撑、品牌探路、协同联动,围绕重点产业链,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大力创新招商路径,进一步提升招商成效。 具体措施包括:推动省级地方标准高效实施,推动全省开发区率先推广实践,打造山西特色招商服务品牌,促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加强政策有效指导,拓宽招商引资渠道,持续开展规范招商引资行为专项整治行动;持续擦亮招商品牌,依托重点展会平台,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地区举办“山西之夜”活动,办好2025太原能源产业博览会等;开展绿电供应专项招商,承接东部地区加工贸易产业转移,建立市场化的成本共担和利益共享机制等。 乘风破浪启新程,奋楫扬帆谱华章。2025年,全省商务工作已锚定目标,吹响奋进号角,全省商务系统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有力的举措,一步一个脚印地推动各项工作落实落地,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山西日报记者任志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