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49年,司马懿71岁,他的妻子静姝竟然怀孕了。当听闻这个消息时,司马懿欣喜若狂,高呼感谢天地赐予他晚年之子。然而转瞬之间,司马懿的脸上却布满了阴郁...... 多年前,魏文帝曹丕继位不久,便想方设法收买人心,稳固权力。曹丕心知肚明,司马懿的才能与谋略非同小可,必须设法牵制。于是他派心腹美人静姝嫁于司马懿,目的就是监视。 曹丕的如意算盘打得啪啪响,殊不知司马懿早已洞穿他的真实意图。但是司马懿没有戳破,反而对静姝体贴入微,两人渐渐恩爱非常,书中自有颜如玉之语。 朝野上下都传,司马懿和静姝情意绵绵,曹丕的担忧也就渐渐消散。更没人想到,这一切不过是司马懿精心设计的局,目的就是迷惑曹丕,为他谋权积蓄实力。 十数年潜伏后,机会终于来了。当司马懿得知静姝怀孕的消息后,他明白,这就是上天赐予他铲除眼中钉的大好良机。 接下来,便是一出司马懿精心编排的戏。他先是高兴得手舞足蹈,仿佛得子是人生最大的喜事。然后又在静姝生产时,故意让她难产而死,胎儿也随之不保。 司马懿继而痛心疾首,仿佛自己的至爱离世了一般。他披头散发,号啕大哭,前去静姝的墓地抱柱长吟,伤心欲绝的模样教人唏嘘不已。 然而这一切哀痛都只是政治表演。司马懿内心冷静如常,他哭得越大声,笑得就越开心。因为曹丕上钩了,完全放松了防备。 果然,这出戏骗倒了曹丕。曹丕认为司马懿是在装模作样,根本不放在心上。他笑言:“司马懿无非是妻儿之痛,与我无关。他要天下归司马,无非痴心妄想。” 曹丕的这番轻蔑之语,正中下怀。因为这给了司马懿发动政变的正当理由。 伺机已久的司马懿立刻发兵控制都城,拥立傀儡帝。他手下文武百官,个个效忠他。而曹丕继承人曹爽既无谋略,又失人心,根本无力反抗。 一场几乎无血的政变就此成功。司马懿稳稳掌控大权,曹氏帝业栋梁倒塌。事后,司马懿还是定期祭拜静姝,一如既往哀痛欲绝。只是这哀痛再也不会打动任何人。 这就是传为佳话的司马懿夺权始末。看似讽刺戏剧,其实暗藏杀机。 司马懿之所以成功,在于他深谋远虑,隐忍似水,趋利避害。他表面顺从曹氏,暗地积蓄力量。正如他所说:处世之道,亦即应变之术。他善于应对变化,随机应变,终成大业。 晚年得子之喜,也成就了他夺权伟业。只是这血雨腥风背后,无数无辜性命成为权谋游戏中的棋子,命运由他人操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