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网讯“这个‘五一’假期,我们在梧田老街文旅街区的门店接待了约1800位游客,营业额达27万元左右。”谈及近期经营成果,臻心餐饮负责人木成淼喜悦地说。这是瓯海区聚焦效能建设,推动为企服务优化升级,实现开办餐饮全周期需求和政务服务供给精准适配的缩影。
遍布大街小巷的餐饮门店是城市烟火气的生动注脚,但油烟污染却是市民的烦心事。瓯海区以效能建设为突破口,推出要求“预告知”、选址“预筛选”、现场“预踏勘”的三合一预审服务,助力餐饮商户迈好开店“第一步”,守护烟火气。
商户入驻初期,工作人员主动上门,一次性详细告知餐饮申请营业所需材料,以及预设烟道、规范排水等前期易被忽视的监管注意事项,确保商户“准入即准营”。在门店选址上,借助AI算法分析餐饮经营主体分布、油烟执法、信访投诉清单等数据,形成餐饮选址热力图,引导商户科学选址,避开高投诉风险区域。同时,组建多部门联合核查队,对消防设施、排污系统等进行“预踏勘”,现场出具整改建议并同步验收,让商户少走弯路。
审批环节的“效能建设”更是直击企业痛点。瓯海区直机关工委会同区政务服务中心、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等部门,以市场监管窗口为主阵地,成立“一起益企”集成服务临时党支部,打破市监、消防、住建等部门的业务壁垒,推出“证照联办+信用预审”服务。通过“一套材料、一次采集、多证联发”模式,企业申报材料从43项精简至30项,审批时间从15个工作日压缩至3-4个工作日,实现“前台受理、后台联审、统一出件”的全流程闭环。
“减负不止在审批。”木成淼算起实惠账:材料精简的同时,还通过“信用预审”获得30万元银行信用额度。目前,全区已有60余家餐饮经营户凭借这一政策,实现“带着信用闯市场”。
在优化政务服务的同时,“一起益企”临时党支部更是做好机关和企业党员联动,突出服务主动性、精准性,构建新型消费生态,通过“企业码”搭建街区“信用地图”,消费者扫码即可查看商户登记信息、行政处罚记录等信用档案,逐渐形成“先看信用再消费”的消费习惯。
从“审批瘦身”到“治理增效”,再到“场景增值”,瓯海深化效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一起益企”临时党支部俨然成为瓯海营商环境红管家。目前,梧田老街文化街区日均客流量达到4万人次,文旅年收入突破3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