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24年,中印邻国政局一夜变天,印度布局惨败,“亲华”总理上台了

2024年7月,尼泊尔政坛风云突变,卡德加·普拉萨德·夏尔马·奥利第四次当上了总理。这位被外界叫作“亲华”的政治老将一上台,印度的布局算是彻底乱了套。 这事到底是怎么回事?奥利上台是尼泊尔自己的选择,还是中印博弈的结果?

尼泊尔政坛的过山车历史 尼泊尔以前是个君主制国家,国王说了算,但到了2008年,君主制被废了,变成了联邦民主共和国。之后,尼泊尔的政坛就像坐过山车,没一届政府能好好干满任期,翻来覆去全是权力斗争。 尼泊尔的政党多得让人眼花,主要有尼泊尔大会党、尼泊尔共产党、尼泊尔联合共产党这几大派。这帮家伙理念各不相同,有的亲印度,有的偏中国,有的想两边都不得罪。 结果就是政局乱哄哄,谁上台都得面对一堆烂摊子。

2015年,尼泊尔颁布了新宪法,正式搞起了联邦制,但这事没让大家高兴,反而把印度惹急了。 印度觉得新宪法损害了自己人马迪西族群的利益,直接对尼泊尔来了个经济封锁,油啊、药啊啥都不让进。尼泊尔老百姓日子过得苦不堪言,街头抗议不断。 当时刚上台的总理就是奥利,他顶着压力跑去找中国帮忙,签了一堆贸易和基建协议,总算缓了一口气。

也是从那时候起,奥利的“亲华”标签算是被彻底贴上了。 之后的几年,尼泊尔政坛还是乱七八糟。奥利2018年又当了一次总理,2021年因为党内闹分裂下了台。到了2024年7月,他卷土重来,第四次当上总理。 这次上台不仅是他个人的胜利,也让印度在南亚的算盘落了空。

奥利:硬核的政治老将 卡德加·普拉萨德·夏尔马·奥利1952年出生在尼泊尔东部的特赖地区,年轻时就投身政治,加入了尼泊尔共产党,靠着韧劲和头脑一步步爬了上来。 不过他的路可不好走,早年因为反对国王被抓进监狱,蹲了14年大牢。这段经历让他对国家主权看得特别重,也成了他政治理念的核心。 出狱后,奥利1987年重回政坛,1991年当上议员,慢慢在党内站稳了脚跟。

2015年他第一次当总理,正赶上尼泊尔大地震和印度封锁,压力大。他果断跟中国签协议,弄来物资和基建援助,挺过了难关。 2018年再当总理时,他又搞了个新地图,把跟印度有争议的地区划进去,直接跟印度杠上了。不过2021年,党内矛盾把他拉下台,可这奥利政治生命力强得惊人,2024年又杀回来了。

奥利说话直爽,还挺幽默,演讲的时候总能跟老百姓打成一片。 他提了个口号叫“繁荣尼泊尔,幸福尼泊尔”,主要想靠发展经济和基建来提振国家。不过有人说他太偏中国,也有人觉得他就是个实用主义者,谁能帮尼泊尔他就跟谁走。

政局变天:一夜翻盘的内幕 2024年7月,尼泊尔政坛上演了一场权力大戏,奥利靠着精准的操作第四次当上总理。这事发生太快,导致印度都没反应过来。 事情得从时任总理普拉昌达说起。 普拉昌达是尼泊尔联合共产党出身,靠着左翼联盟上台,想通过重组势力保住自己的位子。可他低估了党内盟友的不满,尤其是奥利。

奥利跟普拉昌达本来是一个阵营的,但理念不合早就闹掰了。普拉昌达想把奥利挤出去,结果反倒激起了奥利的斗志。 奥利立马在加德满都的政治圈子里跑关系,他找上了尼泊尔大会党的老大谢尔·巴哈杜尔·德乌帕。 德乌帕是政坛老狐狸,倾向印度,但奥利拿“一起干掉普拉昌达”当筹码,愣是把他拉进了同盟。两人一拍即合,约定在议会投票时联手。

7月14日,议会投票那天,普拉昌达使劲游说也没用,很多原来支持他的人都倒戈了。 结果出来,普拉昌达票数惨淡,远远没到当总理需要的136票,直接出局。奥利这边靠着联合马列和大会党的支持,票数碾压对手。第二天,总统就请他组阁,7月15日奥利正式宣誓上任。 支持奥利的人上街庆祝,反对派则嚷嚷着要查选举有没有猫腻。

印度本来觉得普拉昌达好控制,结果换成了奥利这个硬骨头,顿时慌了。印度媒体连篇报道,说奥利上台是印度外交的失败,还担心尼泊尔会彻底倒向中国。 中国外交部发了声明,说期待跟尼泊尔新政府加深合作。尼泊尔老百姓反应不一,有人觉得奥利能保住国家尊严,有人担心靠中国太近会出问题。 这场政局变动来得突然,后续影响不小。

中印在尼泊尔的角力:谁占上风? 尼泊尔北边是中国,南边是印度,两大巨头都盯着它。 印度一直把尼泊尔当自家后院,靠着地理优势、文化联系和经济依赖牢牢掌控。尼泊尔跟印度的贸易占了大头,能源、交通啥的也靠印度撑着。 但中国这几年不甘示弱,尤其是“一带一路”搞起来后,在尼泊尔投了不少钱。修路、建铁路、搞水电站,这些项目让尼泊尔的基础设施好了不少,也让中国在当地攒了人气。

老百姓一看,中国帮着修桥铺路,日子好过了,自然对中国印象不错。 奥利上台,等于给中印竞争加了把火。他当总理时就跟中国签了不少协议,像“一带一路”下的基建项目,直接让中国的影响力往上窜。 印度一看不妙,赶紧加码援助,还派人跟尼泊尔政府套近乎,想把局势扳回来。可奥利不吃这套,上台没多久就表态,欢迎印度投资,但跟中国的合作照旧推进。

这背后不光是钱的问题,更是地缘战略的博弈。 尼泊尔要是完全倒向中国,印度在南亚的地位就危险了;中国要是能在尼泊尔站稳脚跟,“一带一路”就能往南亚再迈一步。 奥利这时候就得玩平衡,既不能让印度翻脸,也不能完全靠中国,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尼泊尔国内的乱与盼 奥利上台虽然稳住了局面,但国内的矛盾一点没少。 尼泊尔大会党是老牌势力,德乌帕当家,倾向印度,跟奥利的路线对着干。毛派那边,普拉昌达下台后不甘心,随时可能反扑。奥利的联合马列倒是根基深厚,可党内也不是铁板一块。 老百姓对奥利的看法也两极分化。支持他的人觉得他能硬气起来,不让大国随便拿捏,反对他的人觉得亲华过头,怕国家被绑上中国的车。

经济上,奥利喊着要搞基建、发展旅游,可尼泊尔底子薄,穷人多、失业率高,这些问题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的。 奥利的挑战不小,国内得稳住阵脚,还得在外交上走钢丝。但尼泊尔这地方,太小了,夹在两个大国中间,稍有不慎就可能翻车。

结语 奥利第四次当总理,对印度来说,这是个大挫折,后院起火,战略布局得重新调整。对中国来说,是个好机会,能在南亚多插一脚。 对尼泊尔自己来说,既有机会也有风险,搞好了能借力发展,搞不好就成大国博弈的棋子。未来几年,尼泊尔能不能在夹缝里闯出一条路,就看奥利怎么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