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了三年多了,泽连斯基终于率先开口了,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计划:从5月12日开始,乌克兰军队将实施为期30天的单方面停火。
这无疑是一个好消息,终于让人们松了一口气,乌军宣布无条件停战,会给乌克兰人民带来和平的希望。
回过头来看,俄乌这场战争,最大的教训就是俗话所说的,轻下惹重下。
为何这么说呢?
战争之前普京多次与泽连斯基商谈,劝说乌克兰不要对乌东四州地区老百姓采取暴力行动,不要加入北约。
所以说,这场战争爆发的根源,其实早就埋在了双方互不让步的谈判桌上。2014年克里米亚事件后,乌克兰加速推进加入北约进程,甚至将"加入北约"写入宪法。俄罗斯则把北约东扩视为"拿棍子戳熊眼睛",认为乌克兰一旦加入北约,导弹基地建到距离莫斯科400公里的地方,相当于把枪顶在脑门上。但泽连斯基政府始终认为,只有北约成员国身份才能保证国家安全,这种认知差异直接把两国逼进了死胡同。
这次停火看似突然,实则早有铺垫。5月8日泽连斯基与特朗普通话时,就透露了停火30天的意愿,随后欧洲五国领导人在基辅紧急开会,把原本的"志愿联盟"会议变成停火协调会。但俄方态度谨慎,克里姆林宫直言"停火可能被乌军用来补充兵力和接收西方武器",要求美欧必须停止军援才能考虑停火。这种互不信任让30天停火更像是个"缓刑期",双方都在观察对方下一步动作。
回头看战前,俄乌其实有过多次避免战争的机会。2022年春季的伊斯坦布尔谈判中,俄罗斯就提出过乌克兰中立化、限制军队规模等条件,但当时西方阵营认为俄军攻势受挫,鼓动乌克兰拒绝妥协。如今三年过去,乌克兰经济崩溃、人口流失近半,俄罗斯也付出48万士兵伤亡的代价,双方终于意识到硬碰硬没有赢家。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