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中美首轮会谈结束,特朗普高兴得太早,中方7大部门联手提前定调

中美首轮经贸会谈落幕,特朗普急晒“胜利果实”,中方七大部门联手提前定调,博弈将如何发展? 中美在瑞士日内瓦耗时两天、超过16个小时的马拉松式会谈终于尘埃落定。这次对话被认为是,自特朗普政府在4月初对中国商品施加重税以来,两大经济体间最关键的一次接触。 中方在会后表示,双方就经贸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氛围“坦诚、深入、具有建设性”,并取得实质性进展,达成了重要共识。这也预示着双方将建立一个常态化的经贸磋商机制,美方的口风也很一致,表示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虽然中美都没有公布任何具体协议,但双方承诺将尽快发布联合声明。市场充满期待,希望这次会谈成为中美关系的转折点。 然而,这次会谈更像是一个信任度的小测试,因为深层次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更重要的是,还没有触及到那些敏感议题。未来摩擦是否会卷土重来?可能性我们不能排除。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第一天会谈刚结束的时候,特朗普就急不可耐地在社交媒体上制造了一场烟雾弹:“今天的会议非常成功。我们讨论了很多事情,达成了许多共识。用一种友好而建设性的方式进行了重置。我们希望看到,为了中美两国的利益,中国能向美国企业开放。” 这迫切的举动让人不禁猜想,特朗普急着给这次会谈打出个“正面”标记,背后究竟藏着什么样的政治经济算盘呢? 首先,必须提到的是,美国刚刚经历了一次经济“滑铁卢”。2025年第一季度,美国GDP环比萎缩了0.3%,这是近三年来最差的表现。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可谓火上浇油,引发了企业间“抢进口”的疯狂行为。 而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新闻发布会上难掩忧虑地表示,关税政策所引发的经济连锁反应尚未全面释放,但种种迹象表明,其极有可能在未来,掀起通胀率上扬与失业率走高的“风暴”。 在这种背景下,特朗普正迫切需要一场“外交成果”,来纾解国内的重重压力。他心里门儿清,倘若执意将贸易战进一步升级,那无疑是将美国经济推向更为危险的深渊,衰退风险将如影随形、急剧攀升。而且,选民的信任一旦因此产生裂痕,他在政治舞台上的根基也将摇摇欲坠。 所以,哪怕此次中美会谈未能达成具有实质意义的共识,特朗普还是毅然决然地选择释放积极信号。他企图用这看似乐观的姿态,为动荡不安的市场注入一剂“定心丸”,安抚投资者与民众的焦虑情绪;更妄图借此在选民心中重塑形象,争取更多支持,稳固自己的政治地位,以应对国内日益严峻的挑战。 而特朗普那反复无常、毫无信用的秉性,简直是路人皆知。因此,这次会谈结果也充满不确定性,特朗普可能因为中期选举或国内政治需要,再次出尔反尔。 不过,中方在会谈前早已明确底线:任何谈判都需要在“平等尊重互惠”的基础上进行。“打,我们奉陪到底;谈,我们大门敞开”。这就是说,中方的核心利益不容半点妥协。 而就在中美会谈前夕,由国家出口管制工作协调机制办公室牵头,商务部、公安部、国家安全部等,至少七大部门召开了一次重要会议,重点讨论打击战略矿产走私出口并部署工作。 此前中方虽已警告多国禁止将稀土售美,但国内不法活动依旧猖獗。此次会议表明,中方已掌握不法分子动向并逮捕相关人员,后续将加速案件办理,深挖幕后非法实体与走私网络,形成强大震慑。 这场会议选在中美会谈前夕举行,背后深意颇浓。美国产业因稀土出口受限苦不堪言,特朗普政府盼着中方取消稀土出口限制等“对等动作”。 稀土作为战略王牌,在中美关税博弈中精准卡住美军工产业命脉,让特朗普政府进退维谷。美方虽尝试回收旧硬盘提炼、海底采矿、与乌签矿产协议等招数,却都成效寥寥,无奈只能坐上谈判桌。 中方此时召开打击矿产走私专项会议,既亮明坚定态度,又为谈判增添底气。中方手中牌多,美方若不改变错误行径,单靠关税施压难有作为。特朗普政府得好好盘算,这场博弈该如何收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