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很多城市还在讨论“层高3米是否奢侈”时,杭州已悄然将大户型层高标准拉至3.15米;
当部分房企仍在纠结“分户墙厚度增加1厘米要多花多少钱”,杭州却已经预备用240毫米隔音墙的标准来削弱生活噪音影响——
这份囊括了太多关于杭州“好房子”标准的《杭州市住宅品质提升设计导则》,已于4月1日开始施行,但依旧有很多问题萦绕于我们心头:
比如,杭州好房子标准如何既贯彻国家要求又彰显本土特色?房企如何平衡品质提升与成本压力?未来“好房子”又将如何进化?
带着这些问题,凤凰网房产独家对话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建筑设计分院总建筑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国家注册城乡规划师、正高级工程师邢海,深入解读杭州“好房子”标准的实践逻辑与未来方向。
01
★凤凰网房产:住建部今年首次将“好房子”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后,杭州也快速响应出台《杭州市进一步开展住宅品质提升工作的实施意见》。请问邢院长,杭州好房子和全国标准下的好房子是否有不同之处?
★邢海:杭州是在贯彻住建部“安全、舒适、绿色、智慧”核心目标的基础上,出台《实施意见》内容到相关标准,明确“好房子”的“好”是指“住宅品质”,对于住宅建设从规划到运维全链条、全周期要求,提出了更细化的“便捷宜居、健康舒适、安全耐久、绿色低碳、数字智慧、精细运维”的六大维度。
图源:杭州建设
与全国标准相比,杭州的特点可用三个“更”概括:
第一是“更民生”。结合问题导向,针对老百姓近年关注的住宅痛点,比如层高、隔音、安全、适老化与无障碍等,提出更高品质的标准;
第二是“更科技”。在绿色建筑、低碳环保、智慧住宅等方面均提出相关要求,如高品质住宅绿建二星级标准、数字化、智慧安防等等;
第三是“更全面”。《实施意见》从住宅建设用地招拍挂、规条书要求、公服配套设置、容积率优化,到住房销售、物业运维等方面都有涉及。
总之,杭州市的品质住宅要求,是对全国标准的扩展与细化,是有杭州温度的市场导向与激励政策。
摄/阿走
02
★凤凰网房产:因为地域差异、天气变化,各地对于“好房子”标准也会因地制宜,那么杭州在制定“好房子”标准时,是如何平衡国家统一要求与本土特色需求的?比如在应对梅雨季防潮、夏季高温等地域性问题上是否会有特殊的设计考量?
★邢海:杭州采用“国家标准地方创新”模式,来实现住宅品质提升的目标。
如,国家标准要求层高3.0米,杭州在此基础上还要求大户型(≥160㎡且配备地暖/新风/空调)层高不低于3.15米;楼板厚度国家最低标准100毫米,杭州标准≥120毫米,有利于更好地隔音。
图源:杭州建设
应对梅雨潮湿的气候特色,杭州要求优化建筑材料与工艺,在地下单元入户门厅设置除湿设备,鼓励设置风雨连廊;鼓励立体绿化应对夏季高温、改善微气候环境;鼓励设置架空层,形成通风廊道促进空气流通;
公共区域设置智控照明与空调系统;针对老龄化问题,增加无障碍设施、适老化住宅的设置要求;独立规划快递、急救车辆动线;出入口设置进深缓冲集散场地,适应高密度居住环境下的安全需求等,都是结合在地特征的地方技术指标提升。
这些创新既落实了国家“好房子”核心要求,又以精细化设计要求回应了地域生活场景的挑战。
摄/祝立铭
03
★凤凰网房产:新规对层高、墙体厚度等设定了硬性标准,可能增加单方造价。那么,作为规划设计专家,您认为开发商可以通过哪些技术路径去消化成本压力?
★邢海:从房地产业发展过程看,传统的“高周转、高杠杆、规模化复制”已不可持续,传统的矛盾三角“品质-成本-速度”也需要进一步破除。
新规大多数还是基于原有标准,将行业内已被大多数开发商认可的做法确定为通用做法,如绿色建筑、节能做法、防水做法、装配式做法等。
调研发现,在杭多数房企的内部标准要求并不比国家标准低,包括物业运维都是有品牌特色的,这也体现了企业已经开始从“成本被动承受”向“价值主动创造”转型。
摄/祝立铭
新规确实在有些要求上会增加开发商的成本,但从行业发展的长远角度考虑,最终目标还是推动行业进入“品质红利”新周期。
《实施意见》与近期出台的相关标准也给出了一些消化成本压力的办法:
(1)产品设计方面更精细化,运用模块化标准化,固定核心模块,灵活拼接辅助空间,降低隐性成本;可变隔墙、折叠家具实现空间功能复合,减少户均面积需求;采用BIM技术模拟荷载分布,优化梁柱截面尺寸,减少混凝土用量;
(2)建造阶段,推广装配式、3D打印技术,降低人工与时间成本等等;
(3)材料应用方面,可以选用本地成熟材料的供应链来降低运输与仓储成本、采用高性能材料代替传统材料等。
04
★凤凰网房产:人车分流、风雨连廊等公共空间标准可能推高成本,新规会否导致刚需项目供应减少?杭州如何通过政策激励房企?
★邢海:我认为新规不会挤压供应,反而能避免低质内卷。调研显示,杭州房企是愿意在公区建设上投入的,也有不少产品已主动将人车分流、风雨连廊等作为基础配置,这是政府长期引导与行业转型的结果。
政府也通过一系列政策,鼓励引导房企增加公共空间的建设投入。比如2024年底杭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发布的《关于优化建设项目容积率及相关指标计算规则的通知》中显示,将对小区主入口门厅不计容,按规范配建、建成后移交相关部门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不计容,利用城市公共空间向公众开放的公共连廊不计容等等。
我们也相信,随着对住宅公共空间重视程度的不断加深、各类运营内容的加入,容积率奖励政策也会不断更新。
向下滑动查看
图源:杭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05
★凤凰网房产:最后一个问题,好房子是需要与时俱进的,您认为未来“好房子”的进化方向是什么?
★邢海:作为一名规划师、建筑师,我认为好房子的标准一定是会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迭代的。未来的“好房子”不仅是遮风避雨的场所,更是承载生活方式、连接人与自然、适应社会变迁的有机生命体。
它的进化一定是以人的需求为原点,以技术创新为引擎,以政策引导为支撑,最终实现“人、住宅、环境”的共生共赢。
摄/祝立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