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家住桂林市英才小区的孟龙英心情激动,久久不能平复。原来,时隔25年后,她远在山东的“儿子”来到桂林“找妈妈”,几经辗转终于找到了她。双方见面后,所有牵挂都有了着落。
原来,25年前,孟龙英帮助了一个来自山东的少年。多年以后,这个少年已经长大成人,但对孟龙英的恩情念念不忘。这一次,他带着自己的儿子,专门来到桂林,要向孟龙英说一声谢谢……
25年前
好心桂林女士收留山东少年
“那天,他在电话里张口就喊‘妈’,还说已经找了我好久了。我听了以后,心里也是好激动……”4月18日傍晚时分,孟龙英接到了一通来自市公安局象山分局南门派出所的电话,民警问她多年前是不是帮过一个外地的少年。短暂思索后,孟龙英想起自己的确帮助过一个山东的孩子。就在这时,电话里传来一声声激动的呼唤:“妈,妈,是我呀……”孟龙英很快反应过来,这就是来自山东的那个孩子,“是小周吧,你现在在哪里……”
得知小周就在南门派出所等她时,她马上出发来到派出所。派出所的民警记得,得知孟龙英要过来,小周一直在门口徘徊等候。孟龙英的身影刚出现在派出所门口,小周就认出了她。他快步上前,一把抱住孟龙英,“妈,妈,你还记得我吗?我终于找到你了。”
两人带着激动的情绪走进派出所,一幕幕往事仿佛就在眼前。
25年前,年轻气盛的小周孤身从山东乘坐火车到桂林“找生活”。旅途中,他不幸遗失了随身行李、钱包,最后在桂林站下车。初到桂林,人生地不熟又身无分文,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当时14岁的小周陷入了无助的困境。就在这时,孟龙英注意到了他,也开启了他们的“母子情分”。
孟龙英说,当时自己52岁了,在火车站附近打零工。那天,她在出站口看到了小周。天色已晚,这个孩子一脸稚气又孤身一人,孟龙英觉得事情不对,就上前询问。一问之下才知道,小周遗失了随身物品,已经在这里徘徊几个小时了,不知道该怎么办。
听了小周的讲述,孟龙英顿生怜悯之情,她毫不犹豫地说:“那你跟我回家吧。”孟龙英的话让小周感动不已,但她的工友却很担心,“你一个人在家,带这么个小伙子回家,不怕吗?”孟龙英却说,他还是个孩子,如果没人管他,他就一点办法都没有了。
孟龙英把小周领回家后,给他做了一顿饭。饿了许久的小周狼吞虎咽,又泪流满面。孟龙英知道这个孩子有困难,决定继续帮助他。之后的半年,小周一直住在孟龙英家。她为小周提供了衣食住等暖心帮助,带他熟悉桂林环境。
在桂林生活半年
两人情同母子
小周感恩于孟龙英的帮助和悉心照顾,亲切地称呼她为“孟妈妈”,两人情同母子。半年期间,小周四处打零工。攒了一笔钱后,他告别了“孟妈妈”,乘车回到山东,这一走就是20多年。
起初,小周与“孟妈妈”还有信件来往,后来,由于种种原因,双方遗憾“失联”。一晃,20多年过去了,小周在山东打拼,娶妻生子,但是他始终没有忘记当年“孟妈妈”救助自己的恩情。2025年,小周已经是39岁的山东汉子,他寻找恩人的想法越来越强烈。
孟龙英也知道小周是一个很感念恩情的人。她记得,小周离开桂林几年后,自己就搬家了。有一次,她回到老房子时,周围的邻居还告诉她,有个山东小伙子来找过她。孟龙英一想,肯定是小周来过,但当时两人没有联系上。这一次,在南门派出所的帮助下,小周终于找到了孟龙英。
南门派出所的民警说,4月15日,小周带着14岁的儿子再次来到桂林寻找恩人。连续3日,他按照记忆中的路线寻找自己居住过的“家”,然而,由于城市变迁,“孟妈妈”又换了住处,他没能“寻亲”成功。
派出所帮忙
“母子”25年后重聚
“你去找南门派出所吧,民警肯定会想办法帮你找到。”看到小周这么努力地寻找,周围好心人给他出了个主意。之后,小周就来到南门派出所寻求帮助。
面对小周的信任与期盼,南门派出所民警决定尽最大的努力帮助他完成心愿。根据小周提供的信息线索,民警立即展开核查,从姓名、年龄划定查找对象,再一个个通过电话联系、核实。
民警联系了三四个疑似“孟妈妈”,但对方都表示不是当事人。当民警接通孟龙英的电话后,她确认自己的确认识一个山东“孩子”。时隔多年,在一旁紧张等待的小周听到熟悉的声音,顿时泪流满面,他颤抖着从民警手中接过电话,哽咽着喊道:“妈,妈,我找了好久……”电话这头的孟龙英也泣不成声。千里迢迢,跨越20多年的牵挂,他们终于在这一刻重聚。
孟龙英和小周团聚后,带着他来到了自己的新住址。和25年前一样,孟龙英又给小周做了一顿饭,与25年前不同的是,这次,她多了一个“孙子”,也就是小周的儿子。“祖孙三人”围在一起开开心心吃了团圆饭,小周还给孟龙英买了牛奶、食用油和衣服。
受到父亲的感染,小周的儿子见到孟龙英后一直喊她“奶奶”。小周感慨地跟孟龙英说,桂林是个好地方,山好水好人也好。这次来桂林找到了“孟妈妈”,说出了自己的感谢,弥补了20多年的遗憾。他们一家人会一直铭记“孟妈妈”和桂林公安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