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为何杂交水稻声名远扬,市面上却很少见袁隆平的杂交米?说白了,不是买不到杂交米,而

为何杂交水稻声名远扬,市面上却很少见袁隆平的杂交米?说白了,不是买不到杂交米,而是你见识太少。 袁隆平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他研究的杂交水稻当年可是救过无数中国人的命,但今天大家去超市买米,货架上大多是东北大米、泰国香米,袁老团队研发的杂交稻反而很少见,这事儿听着奇怪,其实背后道理挺简单的。 然而水稻这东西“认地方”,袁老团队培育的杂交水稻原本就是针对南方气候设计的,适合高温多雨的地方种。就像橘子树在南方结橘子,到北方只能长成苦涩的枳子,水稻也分南方籼稻和北方粳稻。 然后北方天冷地干,种出来的粳稻圆润黏糯,东北大米能成为招牌就是这个道理,而袁老的杂交稻是籼稻改良的,在北方根本种不活,自然难上北方人的饭桌。 还有早年的杂交稻确实不好吃,上世纪闹饥荒的时候,能填饱肚子就是天大的事,谁还顾得上口感,袁老团队当年拼了命提高产量,“南优二号”这样的品种亩产翻倍,但米粒干硬、黏性差,老农民都懂,自家吃晚稻软糯,交公粮用早稻高产。 后来日子好了,大家想吃点好的,超市里五常大米、泰国香米越来越受欢迎,老一代杂交稻慢慢就被淘汰了,不过现在隆平高科也出了“悦两优”这样的新品种,产量高还好吃,只是很多人还不知道。 并且最后一个原因是现在可选的种子太多了,自从袁老打开杂交水稻的大门,国内冒出两百多家种子公司,每家都推出不同特色的品种。 北方的要抗寒,南方的要防虫,有人爱软糯,有人要低糖,农民现在挑种子就像逛淘宝,抗病的选“臻系列”,图口感的买“悦系列”,根本用不过来。袁老团队的种子虽然市场份额不大,但就像手机界的“元老机”,没有当年诺基亚铺路,哪来现在的智能手机百花齐放。 其实想想就明白,袁老的伟大不在于他的稻米今天占多少超市货架,而在于他让中国人彻底摆脱了吃不饱饭的恐惧。 现在每碗香喷喷的米饭里,都有袁老打下的基础。他就像盖高楼时打地基的人,楼盖好了大家看见的是漂亮的玻璃幕墙,但谁都知道,没有坚实的地基,这一切根本立不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