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1965年,71岁胡适去世3年后,80岁情人韦莲司特意给遗孀江冬秀,寄去一箱东西

1965年,71岁胡适去世3年后,80岁情人韦莲司特意给遗孀江冬秀,寄去一箱东西。江冬秀好奇地打开箱子,发现里面全是胡适写韦莲司的情书。 有个安徽绩溪走出来的读书人叫胡适,二十多岁在美国学本事的时候遇上个洋小姐叫韦莲司。 这姑娘是大学里教书人家的闺女,三十大几没嫁人,平常穿画室围裙满身颜料点子,碰到喜欢的话题眼睛亮得跟灯泡似的。 韦莲司的阁楼里堆着几百封泛黄信纸,全是胡适从中国寄来的。有次她拿钢笔画速写,墨水滴在1915年的信笺上,正好晕染了"双飞"俩字——那是胡适写"两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的草稿。老太太摸着水渍笑:"这蝴蝶飞了五十年,翅膀也该酸了。" 最绝的是1953年夏天,胡适带着江冬秀住进韦莲司家。三个老人挤在车库里改的卧室里,江冬秀听不懂英文,整天哗啦哗啦搓麻将。韦莲司蹲在院子里种郁金香,胡适拿着喷壶浇水,突然冒了句:"当年你说要开画展,现在倒成园丁了。"韦莲司揪了片枯叶:"总比当蝴蝶强,至少根扎在土里。" 那箱情书寄到台湾时,江冬秀正对着胡适的遗照嗑瓜子。她抽出最底下那封1917年的信,胡适用钢笔描了朵牡丹,旁边写着"回国成亲,勿念"。江冬秀噗嗤笑出声:"这牡丹画得跟咸菜疙瘩似的。"转头把信塞回箱子,锁进祠堂供桌底下——供的是胡适祖宗牌位,旁边还摆着江家祖传的银筷子。 韦莲司的遗物里有张泛黄支票,数字栏填着"∞"。她临终前把房子改成胡适著作基金会,自己住进车库时在墙上刻了行小字:"此处曾停泊过中国最聪明的脑袋。"车库门吱呀响的时候,总像有人在念"两只黄蝴蝶"。 这段跨国情缘像面照妖镜,照出文化夹缝里的荒诞:韦莲司用半世纪守护柏拉图式爱情,却要帮胡适照顾原配;江冬秀大字不识却稳坐正室,麻将声盖过了风花雪月。当我们唏嘘"旷世绝恋"时,是否想过——成全这段佳话的,恰恰是旧式婚姻里那个"不懂浪漫"的悍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