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一群志愿军战士在撤退时,猛然发现眼前狭隘的小山谷里,竟然出现了成千上万个美军,他们装备精良,一眼望不到头。看到这骇人的一幕后,志愿军师长起了一个让人不可思议的念头!
1951年5月27日凌晨,第58师正奉命北撤,部队一路撤到华川一带的时候,战士们突然发现了异样。原来,部队竟然在这一带听到了美军的炮声,按理说这是不可能的。
第五次战役中,华川是志愿军在东线的后勤中心,大量的物资以及炮兵和后勤部队都留在这里。谨慎考虑之下,58师师长黄朝天让侦察员在这一带查看情况,结果令他大吃一惊:大量的美军部队已经占领了华川部分地区,并且正朝着金城方向进军。
这个消息让志愿军极为震惊,在华川一带狭小的山谷中,不但有着大量的美军部队,还有美军的坦克大炮,显然这是美军的主力部队。
按常理,敌人不应该出现在这里,可既然已经发现了敌人,眼下志愿军就必须堵住他们。一旦让美军突破了华川,整个东线的后勤补给中心会被敌人一锅端,东线部队更是有被围的风险。
58师面临着重要选择,他们可以遵照命令继续撤退,可他们一旦离开,华川必定失守。最终,第58师在师长黄朝天的领导下,起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念头,即:抗命不撤退,决定留在华川阻击敌人,一定不能让这里被敌人突破。
实际上,当前的局势正如他们判断的那样,眼前的美军是敌人专门组建的特遣队,以美第7师、第24师为主,共有2.8万人。
这支特遣队装备了各类先进武器,光是坦克这些重武器就配置了不少,而第58师刚刚在前线经历了连番苦战,部队就只剩下了7000多人。
由于他们是撤退路过华川,部队甚至都没时间勘察地形,更没时间修筑工事。可战事急迫,黄朝天等人也顾不得这么多了,他们立即组织部队依托山地,构筑了多道防线。
好在敌人也没想到这里会有志愿军的作战部队,58师得以快速抢占华川以北的险要,黄朝天作战经验非常丰富。
他们很快就找到了方法,部队将少量兵力放在次要方向,重点是控制住险要地形。大部队则集中在7公里的正面道路,守住两侧的山头,布置出了梯形防线。
很快,敌人就对华川发起了进攻,美军的先遣队扑了上来,58师的战士们非常有经验,他们等待敌人靠近,然后突然对敌人开火,美军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损失非常大。
虽然敌人有坦克等武器,但58师早就集中使用了反坦克武器,就让部队隐蔽在道路两侧的高地上,只要敌人的坦克靠近就发起攻击。
美军光是第一波的进攻就损失了4辆坦克,这样的伤亡也出乎美军预料,战斗持续了一段时间敌人就立即退了下去。
后来美军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集结部队分两路对华川防线又发起了进攻。这一次58师的准备工作又起到了效果,黄朝天考虑到志愿军的火炮并没有太大优势,他事先让炮兵部队化整为零。
等到与敌人交战,部队通过测算等方式,掌握到敌人重点进攻的方向和位置坐标,以连为单位分散的火炮群便能提供精准的打击。
这一招果然压制了美军,他们不得不顶着志愿军的炮火,与守卫在山头高地的志愿军部队进行惨烈的拉锯战。
为了突破华川,美军发起了一次又一次的进攻,可都被58师给打了回去。双方在多处阵地进行激战,两边损失都不小,但美军始终无法突破阵地。
几次打退敌人的进攻后,志愿军又趁夜间,以班排为单位对敌人发起了反击。白天被打得晕头转向的美军,到了夜间又遭遇袭击,几次交手下来美军损失极大,部队也逐渐失去了信心。
范弗里特见状非常生气,他一面继续增兵,一面下了死命令要发起猛攻,他本人更是亲自到前线督战。
美军也发动了更猛烈的进攻,战斗打得更加惨烈,58师的各处阵地都陷入了苦战,可他们的战斗意志更加坚决,黄朝天等人更是命令哪怕只剩下一个人,也要坚守阵地。
战士们士气大涨,就这样与敌人进行了多轮交锋,部队一连坚守了5日。美军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可还是没能突破58师的防线。战斗一直持续下去,范弗里特也最终死心了,他的部队在这么多天的时间里就只推进了4公里。
不久之后,第60师抵达战场,替下了战功卓著的58师,华川阻击战取得了巨大的胜利。他们取得了军事史上又一次奇迹,部队在极度疲劳的情况下,面对美军的凶猛攻击,不但守住了防线,还有足够的力量发起反击。
靠着这种灵活的打法,他们与美军主力周旋多日,成功完成了阻击的任务,保住了东部的战局。因此,战后58师得到了重点表彰,更是涌现了11个战斗英雄,成为全军的英雄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