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1984年,湖南一老农养的一只鸭子在河边吞下了一颗石头,没多久,鸭子就死了,谁知

1984年,湖南一老农养的一只鸭子在河边吞下了一颗石头,没多久,鸭子就死了,谁知在鸭子的胃里发现了那颗石头,老农这时才明白,原来鸭子这是用命让他发了财…… 湖南西部山区有个叫陈家坳的小村子。老农民陈炳安在这山窝窝里住了大半辈子,平日里就靠种两亩薄田、养九只鸭子过日子。 要说这老陈待鸭子可真是上心,天天晌午头赶着鸭子去河边溜达,那河滩上水草肥虫子多,鸭子长得油光水滑的。 这天擦黑儿清点鸭子,老陈心里咯噔一下——往常摇摇摆摆回窝的九只鸭子,今儿只剩八只了。老陈急得直拍大腿,拎着煤油灯就往河沿儿跑。 找了大半个时辰,总算在芦苇荡里寻着那只走丢的鸭子,可惜早就断了气。 老陈把死鸭子拎回家收拾,刀子刚划开肚子就碰上个硬疙瘩。 掏出来拿水一冲,月光底下这石头片子直晃眼。 老陈心里犯嘀咕:莫不是碰上老辈人说的夜明珠了?隔天蹬着二八大杠就往镇上跑。 镇东头金银铺的掌柜拿着石头片子左看右看,脑袋摇得跟拨浪鼓似的。 老陈不死心,又拐到镇西头找地质队退休的老专家。 这老爷子掏出放大镜瞅了半天,一巴掌拍在桌子上:"老哥哎,你这是撞大运了!这可是正经八百的天然钻石!" 没过两天,省城来了个戴眼镜的专家,张口就要买这颗石头。 老陈盘算着:这宝贝搁手里就是个祸害,俗话说财不露白,还是换成现钱踏实。 最后六千块钱成交,这在当年能盖三间大瓦房呢。 谁成想这颗石头后来成了地质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报纸上说值五个亿。 村里人听说这事都替老陈可惜,可老陈自个儿倒想得开:"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要不是鸭子吞了这石头,咱连六千块都见不着。" 要说这老陈也是个有后福的。前些年村里搞旅游开发,他拿着卖石头的积蓄开了个农家乐。 如今七十多岁的人,天天在自家小院儿里给游客讲"鸭子下金蛋"的故事。 去年省电视台拍乡村振兴纪录片,还专门来采访过他。老陈逢人就念叨:"人呐,得知足。当初要真留着那石头,这会儿指不定在哪担惊受怕呢。" 信息来源: 湖南日报《乡村振兴中的凡人善举》专题报道 中央电视台《走遍中国》栏目组拍摄手记 湖南省地质博物馆官网展品介绍 张家界市旅游局官方微信公众号推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