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身价95亿的女富豪戴秀丽打开了一瓶9000元的红酒没喝完,竟因此就被软饭男丈夫厌烦,决定要离婚。理由是:“我厌倦了挥金如土的生活” 敬请看官老爷留个“关注”,也可以发表您的精彩见解~ 1994年的哈尔滨寒风刺骨,戴秀丽裹着军大衣钻进防空洞时,脚底突然传来一阵温热——这就是地下商城的奇迹开端。 二十年后,这个把防空洞变成"黄金窟"的女人,却在三亚游艇上因半瓶红酒失去了婚姻,命运给她开了个黑色玩笑:用二十年挖出的地下王国,终究填不满价值观的鸿沟。 1991年剑桥的樱花开得正好,霍肯抱着讲义穿过三一学院拱门时,撞见个穿红外套的中国姑娘。 戴秀丽举着录音笔追着教授跑,发梢沾着花瓣,像团跳动的火,这个哈尔滨女记者用蹩脚的英式英语问他:"先生,您相信地下能长出金子吗?" 那时的霍肯不知道,这个把"防空洞经济"挂嘴边的姑娘,会在三年后带着他回到中国。 1993年北京机场,戴秀丽攥着两张机票豪气干云:跟我去东北,咱们干票大的! 霍肯望着行李箱里《简·爱》和《国富论》,突然觉得这个女人像本摊开的《红楼梦》,满纸荒唐言里藏着真章法。 创业头三年,霍肯是戴秀丽最忠实的"后勤部长",他在出租屋里支起二手打印机,把合同翻译成英文时,戴秀丽正跟包工头在工地上呛声。 有次暴雨冲垮了地下商场的顶棚,霍肯举着伞冲进泥浆,看见妻子正踩着积水指挥抢修,雨水顺着她的睫毛往下淌,活像只落汤鸡却笑得嚣张。 老霍,等咱把北京地下全打通了,就请你去伦敦眼顶层吃下午茶...戴秀丽甩着泥点子的手比划着蓝图,霍肯默默把她的湿外套挂上暖气片。 那时的他们,一个在图纸上画着商业帝国,一个在教案里写着教育理想,倒也相安无事。 转折发生在2008年奥运会前夕,当第一家"地一大道"在长安街地下开业时,戴秀丽发现自己的购物车开始自动填充奢侈品。 她给霍肯买下苏格兰古堡当生日礼物,却见他盯着账单直皱眉:秀丽,我们不需要用价格证明存在。 霍肯的书房渐渐成了异类空间,当戴秀丽在拍卖会举牌买下亿元游艇时,他正用旧牛皮纸包着《物种起源》;当保镖抬着红酒箱进出别墅,他在后院种起了英国玫瑰。 有天清晨,霍肯发现车库里多了辆粉色宾利,车顶还系着蝴蝶结——这是戴秀丽给他的惊喜,却让他想起故乡墓园的十字架。 2014年三亚的星空美得失真,戴秀丽突然听见"扑通"一声,霍肯把那瓶9000元的罗曼尼康帝扔进海里,酒液在月光下划出紫色弧线。 你知道这酒要窖藏多少年吗,他声音发颤。 知道啊,所以配得上我的五十大寿,戴秀丽涂着丹蔻的手指敲着栏杆,像在谈笔再寻常不过的生意。 那一刻,霍肯突然看清了横亘在他们之间的不是英镑或人民币,而是两种文明的重量,他想起剑桥导师说过的话:当东方遇见西方,不是融合就是决裂。 而他们,终究没能逃过这个魔咒,离婚后的戴秀丽像枚急刹车的陀螺,她站在英国小镇菜场里,对着芦笋价格发愣的瞬间,终于读懂霍肯常念叨的"生活成本"。 而霍肯在公益课堂上教孩子们读《傲慢与偏见》,粉笔灰落在褪色的毛衣上,竟比穿高定西装时更自在。 有次记者追问戴秀丽是否后悔,她望着泰晤士河上的落日笑了:以前觉得赚钱像挖金矿,现在才明白,真正的宝藏是懂得什么时候该住手。 这话要是让二十年前那个防空洞里的姑娘听见,怕是要笑掉大牙,如今,当戴秀丽漫步在哈尔滨地下商城,看着年轻情侣牵着手走过她当年亲手铺的地砖,总会想起霍肯离开时留的那封信。 信里没写怨言,只夹着片剑桥的银杏叶——那是他们初遇时,飘落在她发间的那片秋天。 这段跨海婚姻像面魔镜,照见东方暴富神话与西方清教伦理的碰撞,当戴秀丽把游艇换成菜篮子,霍肯把古堡换成教室,他们终于在各自的人生轨道上,找到了最舒适的坐标。 或许正如霍肯常说的:"不是所有的相遇都要相守,有些人来到生命里,就是为了教会你如何告别。" 主要信源:(女富豪丈夫提出离婚:厌倦富人生活——新浪新闻中心2014年03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