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9年,权势滔天的鳌拜大摇大摆地走进了南书房,当他看到正襟危坐的康熙时,也毫无所谓,他自认为康熙不敢拿自己怎么样。忽然间,康熙一声断喝:“把他给我拿下!”十几个训练有素的布库一拥而上,经过一阵激烈地打斗之后,素有“满洲第一勇士”称号的鳌拜被制服。
随后,康熙命人宣布了鳌拜的30条大罪,每一条都足以让他死好几个来回。被按在地上的鳌拜,心有不甘地对康熙说道:“我身上的每一道伤疤,都是为爱新觉罗打天下留下的!”
鳌拜出生于武将世家,父亲瓜尔佳·卫齐曾是盛京八门提督。青年时期鳌拜加入行伍之后,由于为人英勇善战,遂立下了赫赫战功,深受皇太极的赏识,曾获赐“巴图鲁”称号。
顺治即位后,鳌拜一直在军中任职,个人的威望和声誉日盛。1661年,自知大限将至的顺治,在临终前立年幼的玄烨为继承人,同时还留下遗命让四大臣辅政,这其中就包括鳌拜。
顺治病逝之后,四大臣曾在他的灵前盟誓:“我们将同心同德、忠心辅佐新帝!”可惜的是,他们后来的行为令人大跌眼镜。
尤其是鳌拜在晚年时,不仅牢牢地把控着朝政,而且还试图控制康熙。这让年幼的康熙内心十分愤慨,他一直都有除掉鳌拜的想法,只不过还需要等待一个恰当的时机。
康熙原打算在自己亲政之后,鳌拜会有所收敛,结果他的表现却越来越过分。朝中大小事情都由他一个人做主,康熙俨然成为了一个摆设。
为此,康熙的内心十分苦恼,但他又不敢和鳌拜正面硬刚,这也让鳌拜变得更加肆无忌惮,甚至还以“康熙代言人”而自居。
早在康熙刚亲政之时,以苏克萨哈为代表的辅政大臣,就纷纷提出要还政于康熙,他本人甚至要求辞去高官厚禄,心甘情愿地去守护陵园。
苏克萨哈的做法实乃人之常情,毕竟按照清朝的祖制,康熙在大婚之后就可以亲政了。而所谓的亲政就是开始处理政务,将生杀大权牢牢掌控在自己的手中。
可是过度贪恋权势的鳌拜却认为:“皇帝的年龄还小,根本没有处理军国大事的经验,所以等到他成年时再说吧!”
为此,鳌拜和苏克萨哈结下了大仇,并一直都在找机会扳倒他。公元1667年,鳌拜假传圣旨诛灭了苏克萨哈全族,康熙深知他是被冤枉的,可是却无能力为。
为了尽快除掉权臣鳌拜,康熙决定铤而走险,他要在宫内训练一批死士,继而成为他擒获鳌拜的杀手锏。
康熙智擒鳌拜的故事在民间流传甚广,而且说法也五花八门。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当初康熙经常召鳌拜去南书房议事,所以事发前鳌拜并没有多想。
据说事发当天,康熙像往常一样派太监去请鳌拜来南书房,鳌拜想都没想就欣然赴约了,殊不知康熙早已经布下了天罗地网。
此前,康熙已经命人在茶水中下了毒,只等鳌拜到来之际,喝下这碗茶水后就会内力尽失。果然如康熙所料,鳌拜刚一进南书法就大吼大叫:“渴死了,快上茶!”
康熙给小太监使了个眼色,小太监将有毒的茶水端给鳌拜之后,他想都没想一仰脖就灌进了肚子里。
不一会儿,鳌拜就感觉自己的四肢绵软无力。就在这个关键时刻,一群布库少年一拥而上拿下了鳌拜。
关于这个故事的版本还有很多,比如大家耳熟能详的内侍、太监擒鳌拜等,故事的梗概都八九不离十,只不过人物角色出现了一些变化而已。
自知无力回天的鳌拜,在即将被杀头之际,挣脱了布库的束缚,用力撕坏了自己的衣服,露出了触目惊心的伤疤。
康熙看到这些伤疤之后,也不觉一阵心酸,毕竟鳌拜曾为满清王朝立下过汗马功劳。康熙为了除掉鳌拜,还是治了他30条大罪。此后,鳌拜被圈禁起来,并被活活饿死在了大牢中!
在康熙的一生中,智擒鳌拜只是一个无比光辉的片段而已。鳌拜被囚禁之后,完全掌控朝政的康熙,开启了大刀阔斧地改革,为了后来的平三藩、收台湾,创造了有利条件。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