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1990年,两个儿子先后患上渐冻症,父亲对他们不是怒骂就是暴打!母亲无奈,带着儿

1990年,两个儿子先后患上渐冻症,父亲对他们不是怒骂就是暴打!母亲无奈,带着儿子离家出走,多年后的今天,母子3人竟让全网为他们点赞鼓掌!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81年的河南乡村,吕爱梅还是个二十出头的年轻女子,嫁给了大她十三岁的朱二毛,几年间,他们迎来三儿一女,孩子们的笑声让小院热闹非凡。   1987年,命运像一记重锤砸碎了这份平静,朱二毛某天早晨醒来,发现世界变得无声,他揉着耳朵,急得满头大汗,吕爱梅拉着他跑遍县城医院,医生诊断为神经性耳聋,治愈希望渺茫。   家里的积蓄像流水般花在药费和检查上,竹篮打水一场空,朱二毛的耳朵依旧听不见,失聪后的他像变了个人,田里的事不再管,脾气如点燃的炮仗,动不动就摔碗砸凳。   吕爱梅咬牙撑着,哄孩子、做饭、伺候丈夫,灶台上的热气熏红了她的眼眶,1990年,更大的灾难悄然降临,八岁的大儿子朱小强开始频繁摔倒,爬起来时腿脚软得像棉花。   吕爱梅起初以为是孩子贪玩,带他去医院检查后,医生的诊断如冰水浇头:渐冻症,一种会让肌肉逐渐萎缩、最终夺走呼吸能力的绝症,医生摇着头说,孩子可能活不过十八岁。   吕爱梅攥着病历本,脚下像踩了棉花,脑子里一片空白,回家路上,她背着朱小强,汗水和泪水混在一起,滴在土路上。   两年后,吕爱梅生下二儿子朱小猛,又添了三女儿,生活却越发艰难,1996年,朱小强彻底瘫痪在床,十四岁的他只能靠母亲抱上抱下。   吕爱梅挺着怀小儿子的肚子,早上给大儿子喂饭、擦身,中午顶着烈日帮人割麦子,晚上拖着酸痛的双腿走街串巷卖冰粉,她的手掌磨出厚茧,膝盖因跪地干活渗出血丝。   村里人劝她歇歇,她只笑笑,眼神里藏着倔强,家里揭不开锅的日子,她把仅有的面糊留给孩子,自己啃冷窝头。   2002年,十岁的朱小猛也开始摔倒,手脚无力,检查结果如晴天霹雳——他和哥哥一样,患上渐冻症,吕爱梅的世界像被抽空,丈夫朱二毛却将满腔怨气撒向她和孩子。   他骂她是扫把星,拳头如雨点落在她身上,甚至砸向卧床的两个儿子,吕爱梅护着孩子,背上青紫交错,却从不喊疼,直到一天深夜,朱二毛挥拳打向朱小强,她终于下定决心。   凌晨两点,月光冷清,她在三轮车上铺了两床旧棉被,小心翼翼抱上朱小强、朱小猛和五岁的小儿子,揣着仅有的千把块钱,借着夜色逃往郑州。   郑州的街头冷得刺骨,吕爱梅带着三个孩子挤在银行ATM的小隔间里,地上铺块破毯子,夜晚的寒气钻进骨头缝。   白天,她推着孩子们去街头卖唱,朱小强嗓子沙哑,哼着老歌,朱小猛摇着铁罐,叮当声混在市井喧嚣里,女儿得知消息,帮他们在城中村租了一间一居室,七百块的租金让吕爱梅肉疼,但她咬牙付了。   房子小得转不开身,两个病重的儿子睡床上,她和小儿子打地铺,轮椅只能堆在走廊,生活像根绷紧的弦,她却常拍着孩子们的肩,笑着说,苦日子也要乐呵着过。   街头卖唱的日子艰难,朱小强和朱小猛的病情不断恶化,唱歌渐渐力不从心,2017年,朱小强突发奇想,提议拍美食短视频,吕爱梅六十岁了,头发花白,压根不懂手机怎么弄,但儿子眼里的光让她点头。   她从邻居那儿借来一口旧铁锅,用最便宜的油盐酱醋做鸡蛋面,手忙脚乱地对着镜头比划,朱小强躺在床上出主意,教她怎么摆盘好看,朱小猛用仅能动的一只手剪辑视频,画面抖得像老式电视。   没想到,第一个视频竟有了十几万播放量,评论里满是鼓励,从那天起,吕爱梅每天清早爬起来,擦净三个搪瓷碗,给儿子们喂药、换衣,然后架起手机拍视频。   她操着浓重的河南口音,嗓门洪亮,炒菜时油星四溅,笑声却比油锅还响,鸡蛋面、炸油条、炖土豆,她做的都是家常菜,锅里冒出的烟火气带着生活的韧劲。   朱小强策划内容,叮嘱母亲别忘了加点葱花,朱小猛剪辑时手抖得厉害,却不肯漏掉一帧温馨画面,2020年到2021年,母子三人攒下千余条视频,粉丝破了二十二万。   吕爱梅在视频里说,她得好好活着,挣钱给儿子养老,这句话让无数网友红了眼眶,媒体开始争相报道,称吕爱梅是“最值得红的网红”。   网友留言如潮,赞她是伟大的母亲,叹她乐观坚韧,视频收入让母子三人搬进带电梯的房子,买了呼吸机,还清了欠款,朱小强如今三十八岁,朱小猛二十八岁,远超医生预言的十八岁期限。   他们躺在床上,身体被病痛禁锢,心却因母亲的爱而自由,吕爱梅每天早起,依旧用粗糙的手掌为儿子擦身,搪瓷碗被她洗得锃亮,像她对生活的信念。   她的笑脸没有被苦难磨平,眼神里藏着希望,像是冬日里的一簇火苗,温暖而顽强。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信息来源:北京晚报——六旬母亲带渐冻症儿子抖音创业,靠美食带货自食其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