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1982年,河北老太太张翠萍临终前,再三叮嘱儿子朱海清:“儿啊,你要记住了,等我

1982年,河北老太太张翠萍临终前,再三叮嘱儿子朱海清:“儿啊,你要记住了,等我死了以后,无论你在家发现什么,都不要吱声!”   “娘,您不要走啊,娘!”朱海清看着陪伴着自己大半辈子的老母亲就这样走了,他泣不成声。   他和兄弟姐妹们给母亲办理丧事,然而朱海清却被母亲的遗言给困住了,他想不通母亲的那句遗言究竟是什么意思。   难不成家里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东西吗,母亲竟然表示不论看见什么都不能对外说出去。   朱海清越想越觉得奇怪,但是找不到头绪,便把这件事给搁置了,但是过了没几天一行人来到了他的家里,身后是大袋大袋的粮食。   “同志,请问这是张翠萍家吗?”   朱海清听到门外有人喊抓紧应声,等他走出去后被眼前的这一幕给傻了眼。   “你好,张翠萍是我母亲,前几天她已经过世了。”朱海清说着,脸上露出苍凉的表情。   对面的那几位同志却瞪大了双眼,眼泪齐刷刷的流了下来:“大娘,我们来晚了!”   朱海清觉得奇怪,便询问起故事经过,原来张翠萍的丈夫是一名共产党员,在和小鬼子的对抗过程中不幸牺牲。   那个时候的张翠萍身怀六甲,她一度哭的不能自已,但是又重新振作起来,不仅仅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肚子中的孩子,更是为了整个中国。   虽然丈夫光荣而死,她也不曾惧怕小鬼子半分,暗中一直在帮助八路军,因为在她心中,八路军就是全中国人民的希望。   有一次,李运昌带领的部队被鬼子们追击,张翠萍便提供了莫大的帮助,给他们带到了小道上,使他们度过难关。   那个时候八路军的粮食严重短缺,但是还不好意思麻烦父老乡亲,这些都被张翠萍看在眼里,她不想让八路军为难。   于是去了村里挨家挨户的借粮食:“乡亲们,咱们帮八路军一把吧,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的美好生活啊,他们整日打鬼子,现在又没有粮食,这样下去怎么是好啊!”   乡亲们一个个都很善解人意,表示愿意帮助,就这样东拼西凑竟然凑了上千斤粮食。   当时李运昌部队看到这一袋袋的粮食,眼眶都湿润了。   “大娘,这是我们写的借条,您放心,我们绝对不会多拿村民一点东西,这是组织上教导我们的。”   张翠萍收下了那张借条,也是为了让八路军放心去打仗,后来抗战胜利,解放战争也胜利,这件事好像就要被永远尘封了。   其实八路军从来没有忘记这件事,但是想要寻找故人其实不是一件容易事情,再加上国家刚刚成立的时候公务繁忙,这件事被暂时搁置了。   现如今八路军拿着粮食来归还,谁知故人已经去世,他们见此状况呜咽哭泣。   而这时候的朱海清似乎明白了母亲的遗言是什么意思,他迅速翻找着家里的东西,终于在一个盒子里翻到了一张借条。   他瞬间恍然大悟,母亲这是不想和八路军分得那么清,也从来不想真的让他们还粮食。   他想到母亲死前的种种话语,泪珠终于忍不住的一泄而下,身后的八路军得知后也泪流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