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认阵风被歼10C击落后,法国当着全球向中方喊出一句话,西方媒体彻底懵了
据外媒报道,法国军方和达索公司已确认印军至少2架阵风战机被巴军歼-10C击落。然而让西方媒体和观察家没想到的是,法方接下来的反应竟然是向东大发出一份邀请,希望歼-10C战机实机参加下个月举行的巴黎航展,还把这份邀请发到了X等社交平台,一副请全世界见证的样子。国际防务分析发文称,法国国防部官员证实了这一邀请,并称一同受邀参展的还有PL-15E中距空对空导弹。
法媒还强调,如果东大接受邀请,届时全世界观众将见证一对战场上分出生死的“对手”在巴黎同台竞技,那会是历史性的一幕。表面上看,这是让 “对手” 来自己的场子耀武扬威,但实际上,这步棋背后藏着三层算计。
第一层,法国人想借这个机会把锅甩得干干净净。他们心里清楚,“阵风” 被击落的事儿要是处理不好,以后在国际军贸市场上就没法混了。所以达索公司赶紧跳出来表态,说问题出在印度飞行员训练不足,跟 “阵风” 本身性能没关系。可光嘴上说没用,得拿出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 “大度”。邀请歼 - 10C 参展,就是向全世界展示:我们法国不玩小家子气那一套,输得起也放得下。这么一操作,既能淡化 “阵风” 被击落的负面影响,又能把舆论焦点从 “装备不行” 转移到 “战术失误” 上,变相维护了法国军工的招牌。
第二层,法国人盯上了中国军工体系的 “肥肉”。这些年,中国军工出口靠性价比和实战表现,在国际市场上抢了不少欧洲的生意。就拿歼 - 10C 来说,它的单价不到 1 亿美元,比 “阵风” 便宜一半还多,而且配套的霹雳 - 15 导弹射程超过 300 公里,直接碾压 “阵风” 的 “流星” 导弹。这次空战之后,埃及、伊朗这些国家都对歼 - 10C 表现出浓厚兴趣,甚至传出了采购意向。
法国人心里明白,光靠嘴皮子贬低中国武器没用,得想办法跟中国合作分一杯羹。邀请歼 - 10C 参展,其实是在试探中国的态度,看看能不能在供应链、技术交流这些领域达成合作。比如法国现在缺钛合金材料,而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钛生产国,双方要是能在这方面合作,既能缓解法国的产能压力,又能为 “阵风” 后续改进铺路。
第三层,法国人想借巴黎航展的平台重新定义 “技术话语权”。巴黎航展是全球航空航天界的风向标,每次展会都是各国秀肌肉的舞台。法国人这次主动邀请歼 - 10C,其实是想把这场 “对抗” 包装成 “技术对话”。他们可能会在展会上搞个 “中法先进战机技术对比展区”,用虚拟仿真系统展示两机在不同战场环境下的效能模型,把公众关注点从 “谁击落谁” 转向 “技术创新路径”。
这样一来,既能避免直接承认 “阵风” 的失败,又能把自己塑造成 “开放包容” 的技术引领者。更关键的是,法国还能借机收集歼 - 10C 的技术数据,为 “阵风” 的升级改进提供参考。毕竟,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法国人可不希望下次再在战场上栽跟头。
不过,法国人这步棋也有风险。要是中国真的接受邀请,把歼 - 10C 开到巴黎航展,那可就热闹了。想想看,战场上的 “死对头” 在同一个展台上亮相,全世界的目光都会聚焦在这里。到时候,歼 - 10C 的实战记录和性价比优势会被无限放大,而 “阵风” 的高价低能就显得格外刺眼。这对法国军工的打击可不小,说不定会影响到卡塔尔、阿联酋这些传统客户的采购决策。更尴尬的是,印度那边肯定坐不住。
印度花了 88 亿美元买了 36 架 “阵风”,本来想靠它在南亚称王称霸,结果被歼 - 10C 打得颜面扫地。现在法国又邀请 “对手” 参展,印度很可能觉得自己被背叛了,以后在军购上说不定会转向俄罗斯或者美国,这对法国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
但话又说回来,法国人现在也没有更好的选择。“阵风” 被击落已经成了事实,再怎么遮遮掩掩也没用。与其被舆论牵着鼻子走,不如主动出击,把危机转化为机遇。邀请歼 - 10C 参展,虽然有点 “打肿脸充胖子” 的意思,但至少能在国际舞台上保持存在感,为后续的合作和技术升级争取空间。
这就像一场豪赌,法国人押上了自己的脸面和未来,赌的是中国愿意跟他们合作,赌的是国际市场还愿意给 “阵风” 一次机会。至于这场赌局的结果如何,下个月的巴黎航展或许会给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