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还敢用美国芯片?英媒又曝出了一件事:美国芯片内置定位追踪,这次是针对AI芯片了! 难道要上演“美国芯片·全面沦陷”的一幕了? 5月,英国《路透社》披露:美国会议员计划提出新立法,要求英伟达这些AI芯片公司,必须搞清楚卖出去的芯片最后用在了哪里。 甚至还想在芯片刚启用的时候,就直接追踪它的使用位置。又是断供,又是追踪位置,以后谁还敢买他家的芯片? 其实美国芯片干这种“偷摸监视”的事儿,早不是头一回了。 2023年,德国Nitrokey实验室在高通骁龙芯片中发现神秘代码,可在用户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获取地理位置信息。 同年,我国安全团队在英特尔CPU中检测到未公开的指令集,当时美国以"技术漏洞"敷衍了事。 如今却堂而皇之地要在AI芯片中内置定位功能,利用技术优势实施监控霸权。 最令人警惕的是这种监控的全面性:从PC端的英特尔CPU到移动端的高通芯片,再到AI领域的英伟达GPU,美国试图在算力产业链的每一个关键节点都装上"GPS"。 美国对芯片的执着监控,背后是在技术竞赛中的焦虑心态。 5G时代输给中国后,美国把全部精力押注在AI领域,可面对中国快速崛起的算力产业,又祭出了"断供+监控"的老套路。 说白了就是既想赚你的钱,又要盯着你的每一步发展,稍有超越就挥起"断供大棒"。面对平等竞争慌了手脚,只能用行政手段维持优势。 当企业购买美国芯片时,不仅要担心性能被限制、供货被中断,还要时刻提防被远程监控,这样的"不定时炸弹"谁还敢用? 如今越来越多的中国科技公司开始放弃美国芯片,华为加速研发自研AI芯片,百度、阿里等企业加大对国产算力的投入。 就连欧洲企业也心生忌惮,德国汽车厂商正在评估是否继续使用高通芯片,担心车辆数据被跨境追踪。美国芯片的市场份额或许不会立刻暴跌,但"不可靠供应商"的标签已经牢牢贴上。 当技术交流掺杂了太多政治算计,当商业行为变成监控手段,产业链的全球化分工就会被打破。美国如果继续在芯片霸权的死胡同里狂奔,最终只会加速自己的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