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亿万中国人的除夕夜“标配”,而赵本山和宋丹丹这对黄金搭档,更是春晚舞台上的笑声担当。2008年,他们联手献上的小品《火炬手》承载着奥运年的期待,可演完后,后台休息室却上演了戏剧性一幕:赵本山突然痛哭,宋丹丹劝不住,干脆陪他抱头哭了个痛快。 赵本山和宋丹丹,两位名字几乎成了春晚的代名词。赵本山,辽宁铁岭人,1957年出生,小时候家里穷,靠着二人转闯出一片天。1990年,他带着小品《相亲》首次登上春晚,憨厚又机智的表演风格一下抓住观众的心,从此成了春晚的“常驻嘉宾”。宋丹丹,北京人,1960年出生,1981年进入北京人艺,1989年凭《懒汉相亲》在春晚崭露头角,后来和黄宏搭档火遍全国。1999年,她和赵本山合作《昨天 今天 明天》,一个“白云”一个“黑土”,默契得像老朋友,成了春晚史上绕不过去的经典。 2008年是个特殊的年份,北京奥运会让全国上下都充满了热情。春晚导演组瞄准这个热点,推出了小品《火炬手》,讲的是个普通人当上奥运火炬手的故事,想传递点正能量。可这小品的剧本吧,说实话,跟他们以前的作品比起来,显得有点“单薄”。笑点不够多,内容也不够抓人,赵本山和宋丹丹得靠自己的经验硬撑。表演那天,两人使出浑身解数,赵本山还即兴加了点动作和台词,总算把场面撑住了,观众的掌声也没少。 可演完下台后,事情却不对劲了。回到后台休息室,赵本山一下子绷不住了,眼泪哗哗地流,宋丹丹赶紧过去安慰,可他哭得更凶了,最后两人干脆抱在一起哭了个痛快。周围的工作人员都看傻了,谁也没想到这两位平时乐呵呵的喜剧大咖会有这么脆弱的一面。后来赵本山在采访中说了实话:“春晚压力太大,《火炬手》剧本弱,演得太费劲,下了台整个人就崩了。”宋丹丹也点头,说自己看着他哭,也忍不住跟着掉泪。 2008年的《火炬手》是个“命题作文”,导演组要求跟奥运挂钩,可剧本创作时间紧,质量没跟上,包袱少得可怜。赵本山的编剧老搭档何庆魁后来也吐槽:“时间短,料不够,演员在台上底气都不够。”这话说得很实在,观众看着还行,可演员自己心里清楚,撑得有多辛苦。 尽管最后《火炬手》拿了个语言类节目一等奖,但评价两极分化。有人觉得赵本山和宋丹丹的表演还是稳,有人却觉得这小品太平淡,远不如他们以前的作品带劲。这场后台的痛哭,其实就是他们压力和疲惫的总爆发。赵本山那句“太累了”,道出了多少春晚演员的心声。 这次春晚后,宋丹丹下定决心告别春晚。她后来坦言:“春晚压力大到让人喘不过气,演砸了就是噩梦,我想趁着还没砸,赶紧歇歇。”之后她把精力转向影视剧和话剧,《马文的战争》《金太狼的幸福生活》里她的演技照样圈粉无数。2019年,她演了话剧《窝头会馆》作为舞台谢幕,2020年从北京人艺退休,现在偶尔返聘演出,日子过得挺自在。 赵本山呢,却没舍得离开春晚。2009年,他带着徒弟小沈阳和丫蛋上了《不差钱》,小沈阳一句“这个可以有”火遍大江南北。2011年,他身体已经不太好,还是咬牙演了《同桌的你》,这是他在央视春晚的最后一次亮相。2013年,他在江苏卫视春晚后宣布退出小品舞台,说:“21年了,太累了,该把机会留给年轻人。”之后他专心搞本山传媒,拍《乡村爱情》系列,还通过“刘老根大舞台”推广二人转,影响力一点没减。 赵本山和宋丹丹的合作,到2008年算是画了个句号,但他们留下的经典却没褪色。从《卖拐》到《昨天 今天 明天》,再到《火炬手》,他们的作品是春晚的宝贵财富,也是中国喜剧的一段传奇。 参考资料 宋丹丹忆笑场糗事:观众都不笑了 我们还在笑.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