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1990年,李立群从台湾回到大陆寻亲,几经寻找,在河南找到了自己同父异母的哥哥,

1990年,李立群从台湾回到大陆寻亲,几经寻找,在河南找到了自己同父异母的哥哥,看见他的生活环境,他决定拿出三笔钱来帮助他。 2023年3月的一个深夜,已经70多岁的李立群老人在台湾录制了一段视频。镜头前的他眉头紧锁,满头白发在灯光下显得格外刺眼。"一夜之间,我的头发都白了一半。"他轻声说道,语气中带着难以掩饰的失落与痛苦。这一切源于他想回河南老家给父亲扫墓的心愿被老家亲人拒绝了。 这不是李立群第一次面临身份认同的困境。每当有人问起他是哪里人,他总是坚定地回答:"我是中国人。"然而这个在他看来不应有任何争议的回答,却总是引发各种质疑,让他心中倍感失落。"我自己的老家祖籍就在河南,我老婆的老家在北京,我就是中国人呀。难道我是哪里人还要争辩?这实在很滑稽。" 时间回溯到1990年,当时已在台湾取得一定成就的李立群,怀揣着对故土的思念与期待,决定回到大陆寻找自己的根。那是一段艰难却充满意义的旅程。他带着父亲留下的只言片语和模糊地址,几经周折才找到了河南的老家。在那里,他不仅找到了父亲的坟墓,还发现自己有一位同父异母的哥哥。 见到哥哥的那一刻,李立群百感交集。虽然他们从未谋面,但血脉的纽带让他们一见如故。看到哥哥家简陋的生活环境,与自己在台湾的优渥条件形成鲜明对比,李立群当即决定拿出三笔钱来帮助哥哥——一笔改善生活,一笔修缮父亲的墓地,还有一笔作为哥哥子女的教育基金。 从那以后,李立群每年清明节都会回河南老家祭拜父亲,这成了他生活中最重要的仪式之一。然而,近年来的疫情打乱了这一习惯。"因为口罩的原因,我已经有三年没有回家扫墓了,"他解释道,"今年好不容易放开了,却因为自己的原因不能回到河南,真的很对不起父亲。" 李立群的妻子至今仍不愿离开从小生活的台湾。"她不愿意回大陆生活,因为她从小就在台湾这里习惯了,"李立群说,"我只有多陪她一段时间,再加上她身体状况也不好,不然我早就打起背包回到上海养老了。" 当李立群在1990年回到河南老家,见到同父异母的哥哥时,两人虽素未谋面,却有着难以言喻的亲切感。看着哥哥家的简陋环境,与自己在台湾的生活形成强烈对比,李立群心中泛起一阵酸楚。他得知父亲离世后,是这位哥哥多年来一直在照料着墓地,每逢清明都会前去祭拜。这份坚守,深深触动了他。 "我必须做些什么,"李立群当时暗下决心,随即拿出三笔钱:一笔用于改善哥哥的生活条件,一笔专门修缮父亲的墓地,还有一笔作为哥哥子女的教育基金。他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弥补自己多年未能尽孝的遗憾,也是对哥哥多年来照料父亲墓地的感谢。 从那以后,每年清明节,李立群都会不远万里从台湾回到河南老家,与哥哥一家人一同祭拜父亲。这个习惯一直持续到了2020年,当新冠疫情席卷全球,各地实施严格的防疫措施,李立群不得不中断了这一习惯。"因为口罩的原因,我已经有三年没有回家扫墓,今年好不容易放开!"他在2023年3月的视频中说道,语气中满是期待。 然而,让李立群没想到的是,他在台湾发表的一些言论,引起了大陆网友的误解。这些误解如同雪球般越滚越大,甚至影响到了他的河南亲人。"他们和绝大部分网友一样,把我当成了另外一种人看待!"李立群无奈地说,"老家的人怕我回家之后产生不必要的误会,所以让我暂时不要回家,实在太伤心。" 对于已经70多岁的李立群来说,时间显得格外宝贵。"明年也许我真的跑不动了,这是最后一次机会,"他在视频中表示,"如果今年没回家给父亲扫墓,那会留下遗憾。"更让他伤心的是,他希望死后能与父亲合葬的愿望,竟然遭到了自己儿子的反对。"儿子不希望我走后,离他这么远!这也是儿子的自私!"李立群说,"我希望和自己父亲走得更近一点,没有别的意思,在外面漂泊了一辈子就想以后长眠在父亲身边!就这么简单的要求,自己孩子都不支持。" 面对双重打击,李立群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心愿。他制定了一个新的计划:"等把误会解决完之后想回到上海养老,以后就不回台湾,老了不能动回到河南老家,这样才能实现我和父亲永远在一起的愿望。" 随着年龄的增长,李立群的乡愁越发浓厚。每当夜深人静,他常常辗转难眠,脑海中浮现的是河南老家的一草一木,是父亲的坟墓,是那片他魂牵梦绕的土地。"随着年纪越来越大,乡愁也越来越浓!"他说道,"落叶归根是每个游子的愿望!更是人的本性所然。"在他看来,无论漂泊多远,最终都要回到自己的根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