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11月,我国驻扎在南沙群岛南薰礁的11名人民子弟兵,竟突然遭到袭击,导致6人死亡、5人失踪,但凶手至今仍然逍遥法外,这起事件也成为了南沙群岛的一个未解之谜。 2025年初春,中国首艘电磁弹射航母"福建舰"破浪前行,在南海进行海试。这艘排水量达8万吨的巨舰,标志着中国海军建设迈入新台阶。当我看着电视上这令人振奋的画面,脑海中却不由自主地浮现出35年前那个令人心痛的往事——1990年南薰礁事件。 那是1990年11月7日,原本平静的南海舰队指挥部突然陷入紧张氛围。每天例行的无线电联络中,南熏礁守岛官兵没有回应呼叫。这个位于南沙群岛郑和群礁西南端的孤岛,与指挥部相隔千里之遥,一时间难以确认情况。南海舰队立即调派全副武装的战士乘船前往查看。 南薰礁,这个名字在地图上只是一个微小的标记,却是我国南海防线上的重要一环。它是一个长度约1400至1800米的巨大礁盘,上面仅有两处在退潮时能露出海面。当地气候极其恶劣,常年风急浪高。由于靠近深海,一年中至少有四五个月要承受海浪冲击,东北风吹起时,风浪甚至能直接打到守岛战士的住所上。 从湛江港出发,顶着风浪航行整整两天才能到达南薰礁。这两天里,负责救援的战士们多次尝试通过无线电联系岛上官兵,却始终没有得到任何回应。随着船只逐渐接近目的地,不详的预感越来越强烈。 当船只终于抵达南薰礁附近时,远远望去,高脚屋顶上的五星红旗依然在迎风飘扬,天空不时有海鸟掠过。但整个礁盘上除了海浪声,一片寂静。按照往常,只要听到船只的汽笛和发动机声,岛上战士就会出来查看并欢呼迎接。可这一次,没有人出现。 等不及船只靠岸,增援战士们就跳入海中,踏上礁盘,踩着过膝的海水向高脚屋走去。当他们踏入那简易搭建的住所时,眼前的情景让所有人震惊——屋内横七竖八地倒着6具战士的尸体,场面骇人。经检查,6名遇难战士中,2人是被扼住喉咙窒息而死,另外4人被枪击致命。高脚屋内多处弹痕清晰可见,表明这里曾发生过激烈战斗。 更令人费解的是,岛上唯一的交通艇不见踪影。搜索队在珊瑚礁水下捞起几支步枪,全是我军守礁人员的制式武器,很可能是慌乱中掉入水中的。在礁盘上,他们还发现了礁长张效忠同志的眼镜,但张效忠和其他4名战士却仿佛人间蒸发一般,不知去向。 这支驻守南薰礁的队伍本有12名战士,是陆战队某部的精锐。事发时有一名战士因烫伤正在附近的永署礁治疗,逃过一劫。岛上条件十分艰苦,战士们只能插下钢管,建立简易的高脚屋才能在这几乎终日被水淹没的礁石上生活。这种被戏称为"海上猫耳洞"的简陋住所,面积仅有10平方米左右,却是11名年轻战士守卫国土的前沿阵地。 南熏礁惨案发生后,南海舰队立即成立了由最高领导负责的调查组进行全面调查。然而,经过仔细搜证与分析,遗憾的是始终没有得出一致结论。任何一种猜测都缺乏明确的实质证据支持,这桩血案成为了南沙群岛历史上的一个不解之谜。 那么,究竟是谁有可能策划并实施了这次突袭?从各种证据和地缘环境分析,越南特种部队的嫌疑最大。两年前的1988年3月14日,中越两军在南沙赤瓜礁附近海域爆发激烈海战,中国海军大获全胜。这场战斗中,越南海军损失极为惨重,多艘军舰被击沉。战争结束后,中国收复了南沙7个岛礁,其中就包括这个南熏礁。 战败的屈辱加上领土的失去,越南军方很可能怀有强烈的报复心理。特别是当时越军在南熏礁周围占据着众多岛礁,形成了对南熏礁的三面包围之势。其中距离南熏礁最近的鸿庥岛仅5海里,岛上部署了超过100人的越南军队,其中可能包含少数特种作战人员。 越军特种部队,特别是其蛙人部队,是经过越战洗礼的精锐。这些蛙人大多是本地渔民出身,水性极好,经过特训后具备出色的两栖突击能力。他们通常的作战方式是乘坐快艇接近目标岛礁,然后在外围数海里处弃船,以潜水方式偷偷靠近实施登陆作战。由于当时我军尚未配备先进的声呐系统,对这种渗透方式几乎毫无防备。 除了越南,其他可能性也曾被调查组认真考虑过。有人推测可能是海盗袭击,但海盗劫掠通常是为了求财,而南熏礁上并无财物可取。且任何有理智的海盗都不会贸然招惹中国,引来灭顶之灾。同时,菲律宾和马来西亚虽然也占据了我国部分岛礁,但其驻军都远离南熏礁,且当时与中国保持较为友好的关系,进行此种冒险的可能性很低。 至于台湾国民党控制的太平岛,虽然距离南熏礁只有4海里左右,但从1990年开始,两岸关系已逐渐回暖。而且在两年前中越海战期间,太平岛上的国民党军队还曾对我军提供过后勤帮助。因此,台湾军队偷袭南熏礁的可能性几乎可以完全排除。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