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巴5.7空战后不久,中方在海上干了一件大事,让五角大楼如坐针毡,这下彻底完了,落后中方至少10年!
当地时间5月14日,综合美国《防务新闻》和战区网站报道称,东大近期对外曝光了其最新一代舰载有源相控阵雷达系统,这预示着当今世界上最强大的舰载雷达系统和新一代导弹驱逐舰即将问世。
文章称,根据来自公开资料分析,美方推测新一代舰载有源相控阵雷达系统将采用三波段共孔径设计,该型雷达系统在原有346B双波段雷达技术基础上进行了重新整合和技术提升,将L波段、S波段和X波段等三种波段集成在一个三波段双极化(TBDP)共有口径SAR平面天线阵列内,从而通过先进的双极化平面超宽带阵列天线构成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舰载有源相控阵雷达系统。
据美方推测,该型雷达或采用第四代超宽禁带芯片氧化镓(GaO)材料作为功率开关芯片的核心部件,以金刚石作为T/R组件的衬底材料,该型材料的峰值功率相比较氮化镓(GaN MMIC 器件)提高了3倍,热导性能提高了1倍以上,平均故障时间可达到亿小时级别,在子阵集成领域,该型雷达或将广泛使用瓦片式子阵系统。
鉴于新型雷达的瞬间峰值功率高达90至110兆瓦,新型相控阵雷达不得不采用全新的强迫风冷、强迫液冷和微通道散热综合技术,其中强迫液冷散热技术是在LTCC基板内内嵌水冷微流道进行散热,也就是说,该冷却系统是将射频电路内部热源产生的热量经导热金属柱传导至一个微流道,进而经液体循环导出热量。
分析人士指出,这种微通道液冷系统可以快速实现天线射频芯片冷却降温,同时可以在雷达设计上,可以对该型雷达的天线阵面、T/R 组件、馈电网络和热控装置进行一体化高密度集成设计,继而实现大型雷达的体积控制。
由于该型雷达采用新一代天线极化重构技术,在抗电磁干扰领域得到了飞跃式进步,在抗干扰技术方面,该型雷达综合运用波形、能量、频点和极化等多维度抗干扰资源,通过智能算法来生成抗干扰和电子战对抗方案,从而实现动态抗干扰和智能化电子战手段的多样化,这一设计大大提高了其综合电子战水平,同时还可以通过自身综合射频一体化设计,对外进行敌我识别、电子战攻击、通讯干扰和电磁脉冲打击等多功能作战模式。
美媒分析认为,新一代舰载相控雷达系统已经全面超过美军现役和在研舰载相控雷达系统,例如AN/SPY-6(V) 雷达和AN/SPY-3雷达,美方在舰载有源相控雷达技术领域已经落后中方10年。五角大楼在近期发布的威胁评估报告中认为,新一代雷达的出现意味着,以新型雷达为核心的新一代大型导弹驱逐舰已经箭在弦上,而美方DDGX驱逐舰设计方案至今还在PPT状态,这一现状令美军万分焦虑。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