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打不过就找补,印度退役中将:巴基斯坦擅长战斗,宁愿和中国打

在经过了短暂而激烈地交战之后,印巴冲突目前的走势如何?而印度内部又如何看待他们在战场上的表现呢? 本轮由恐怖袭击引起的印巴冲突在双方的短暂交火过后迎来了转折点,当地时间5月10日,印巴双方同时宣布实现全面停火。在协议达成之后,巴基斯坦宣布恢复开放领空,印巴两军的高层也将择日进行后续沟通,这也意味着双方在边境地区的摩擦得到了初步控制,但是距离和平解决本轮印巴冲突却依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因为这次事件根源并没有得到解决,4月22日的恐怖袭击真相究竟如何?巴基斯坦政府有没有像印度说的那样参与其中,国际社会何时能组织调查团队开始调查?更重要的是,虽然双方已经全面停火,但是《印度河用水协议》却仍然处于中止状态,断水的阴影仍然笼罩着巴基斯坦,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够得到妥善解决,那么这份脆弱的停火协议随时都有破裂的危险。 那么既然有那么多悬而未决的问题,印巴双方为何能够如此迅速地达成协议呢?这与国际社会尤其是中国的努力斡旋不无关系。5月10日,王毅分别同巴基斯坦副总理兼外长达尔以及印度国家安全顾问多瓦尔进行了通话,王毅外长在电话中表示,中方希望印巴双方能够保持冷静克制,并支持双方进行停火,同时王毅外长还强调,如果双方签订了停火协议,那么就要共同遵守,不要让战火重燃。

可以看出,在王毅外长同印巴双方进行通话时停火协议尚未达成,而就在通话结束的当天,印巴双方就达成了停火协议,而在冲突发生之初,中方也曾经呼吁双方冷静克制,但是却未能阻止冲突升级,而在短时间内双方尤其是印度的态度出现了如此之大的转变,5月8日的那场空战可以说影响极深。 在那场空战中,印度防长口中“最好的战机之一”阵风战机被击落了三架,这打掉的不仅仅是战机,还是印度和巴基斯坦叫板的底气。因为阵风已经是他们的最强战机,在阵风被击落后,印度在克什米尔地区对巴基斯坦已经没有必胜的把握,设想一下,假如被击落的是巴方的战机,甚至是双方各有斩获,印度方面还会如此爽快地停火吗?

但是面对如此失利,印度有些人不但不反思,反而像阿Q一样玩起了精神胜利法,为己方的失败找借口。近日,一位退役的印度陆军中将在社交平台上就此事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表示印度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他们在战斗中面对的是巴基斯坦,他们比中国更懂得如何操作这些来自中国的武器装备,而中国反而不知道如何操作这一切,相比于巴基斯坦军人,中国军人“并不擅长战斗”,正因为如此,自己宁愿和中国军队进行“交战”,而不是巴基斯坦。 由此可见,在遭遇惨痛的失利后,印度国内有些人到处甩锅,把失利的原因归咎在中国的装备优势、巴军的战斗能力,还强行扯上中国证明自己并不是不堪一击,但就是不反思自己的行为,反思一下应不应该发起这场军事行动,为什么会在以少打多的情况下遭遇如此惨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