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中美瑞士会晤后,美财长就像变了一个人,边示好中国,边炮轰拜登

美国政客的变脸术,简直可以给好莱坞演员当范本。 就在中美瑞士会晤后,美财长贝森特就像变了一个人,一边示好中国,称中美都不想“脱钩”;另一边炮轰前总统拜登,把关税战的“黑锅”甩给了拜登政府。 在这场会晤前,贝森特对华立场相当强硬,曾一度放话,如果在关税战上,中国不主动让步的话,美国可能将对华实施禁运。 可当中美会晤取得成果,关税战瞬间降温后,贝森特对华口风立马变了,声称中美有共同利益,两国都对贸易平衡很感兴趣,美国将朝着这个目标去努力。

在对中国示好的同时,贝森特也没忘记维护美总统的脸面。 贝森特拿拜登当挡箭牌,声称中美达成的贸易协议“非常好”,但拜登上台后没有兑现美国的承诺,言外之意是这场关税战根源在拜登那里,完全是因为拜登政府对华毁约。 2020年中美签署了第一阶段贸易协议,不过很快拜登就上台了,拜登政府掌权后,对华贸易政策基本不变,在执政后期又对特定的中国商品加征关税,由此来看,拜登任内确实没有好好履行中美第一阶段贸易协议,贝森特对拜登的炮轰也有几分道理。 不过话说回来,贝森特把关税战的账全部算在拜登头上,明显不是这回事。

如果按照贝森特的说法,拜登任内对华毁约,那么本届政府就应该及时纠错,履行此前中美达成的第一阶段贸易协议,可美国并没有这么做,所以说二者都有责任。 而这背后的本质是,不管谁当美国总统,都没有放弃对中国的偏见,想用贸易手段打压中国。 可是随着中国发展,美国打压中国的成本越来越高,直到这一次猛然发现,关税战对中国不奏效了,美国承受的代价要远超中国,这也是这次中美会晤进展顺利,仅仅用一场会晤就能谈出成果的主要原因。 贝森特之所以在这个时候牵出拜登,一方面,是想转移美国民众关注的焦点,进而掩盖美总统的决策错误,另一方面,无非是想借机讨好总统,稳住自己的地位。

特朗普这次回来大权独握,内阁中的成员几乎没啥存在感,鲁比奥更是被边缘化,就连大红人马斯克现在也不红了,在白宫效力的时间估计不长了。 相比之下,贝森特算是在特朗普内阁中存在感比较强的大员,这次担任中美经贸对话的美方牵头人,算是深得特朗普信任。 可阴晴不定的特朗普,保不准把你用完了就晾在一边,所以贝森特要想办法稳住地位。 随着这场会晤完美落幕,中美关税战的大火算是熄灭了,接下来美国应该会把精力放在欧盟的身上。

这两天,美总统已经开始向欧盟上眼药了,声称欧盟对待美国非常糟糕,美国手里有的是牌,他一定会让欧盟让步。 或许在中国身上没有占到便宜,美国准备把气撒在欧盟身上,从欧盟这里找补回来。 不过欧盟前两天也强硬表态,要是欧美关税磋商谈不拢,对美反制立马启动。 一场大火刚扑灭,另外一场大火眼看就要烧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