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朱棣和杨广一样好大喜功,但朱棣心不急,修个北京城就花了14年,哪里像杨广修东都只

朱棣和杨广一样好大喜功,但朱棣心不急,修个北京城就花了14年,哪里像杨广修东都只花10个月。最离谱的是杨广征集了200万人修城自带干粮,超长工作时间,以至于这些人修东都时大批量死亡。 反观朱棣,每年春夏秋三个季节修,冬天就遣散民夫回家休息。每个工匠每个月能拿到5斗米,定期发放衣物和鞋子,哪怕是从越南抓的工匠,也是同等待遇。还专门下发圣旨每月定期发放衣物和粮食以及抚恤,还派了350名太医在民工中巡视看病。 这事儿看着是皇帝体恤百姓,实际藏着更深的门道。杨广修洛阳城赶着投胎似的,十个月完工听着效率高,可每天工地死的人比砖瓦还多。《隋书》里写的明明白白,运尸体的车从东城排到北郊,死的人直接填了地基。朱棣慢工出细活,表面上是“爱惜民力”,其实是算准了细水长流的政治账——明朝刚开国没几年,要真学杨广玩命折腾,保不齐再来个陈胜吴广揭竿起义。 别被朱棣发米发鞋的“圣君人设”忽悠了,他这套操作本质是拿钱买稳定。明朝工匠每月五斗米听着不少,换算成现代也就三十斤左右,刚够壮劳力吊着命干活。所谓的“安乐营”里躺着的伤员,伤愈了还得回去搬砖,工伤抚恤金还不够买口薄皮棺材。倒是越南工匠的待遇被大书特书,那是朱棣要显摆“天朝上国”的气度,跟现在企业搞外籍专家特殊津贴一个套路。 杨广也不是傻子,他急着修东都背后有盘大棋。隋朝刚统一天下,洛阳地处中原能镇住关陇贵族和江南门阀,拖久了怕夜长梦多。要怪就怪他太实诚,把“政治需要”和“帝王面子”绑一块儿搞,征发两百万人不分季节连轴转,活生生把战略工程搞成送命题。朱棣就鸡贼得多,冬天放民工回家种地,既保了春耕税源,又赚了体恤民情的名声,顺带防止流民聚集造反,一箭三雕玩得溜。 最讽刺的是两位皇帝都爱拿“后世功业”当遮羞布。杨广的大运河现在夸得天花乱坠,可当年沿岸百姓谁不骂娘?为了挖通济渠,淮北家家户户的壮丁被绳子拴着上工地,比牲口还不如。朱棣迁都北京倒是成就了“天子守国门”的美谈,可紫禁城地底下埋的工匠尸骨,比三大殿的汉白玉台阶还厚实。所谓“永乐盛世”,不过是把民脂民膏换个精致点的盘子装。

评论列表

用户96xxx10
用户96xxx10 2
2025-05-15 19:21
杨坚就是一个抠门、刻薄、寡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