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9月,沈阳军区司令员前往某海岛视察,接见了守岛的指战员们。
在海岸地带视察时,司令员拿着望远镜远眺,只见海面波光粼粼。司令员笑着对警卫们讲:“这水里有大家伙,快拿我的钓竿来。”
在万里长征的那个年代,红军战士们吃过许多的苦,相比起国民党的奢靡享受,红军战士们过的日子实在是痛苦到了极点。
挖野菜,啃树皮这些都不陌生,就连身为后代的我们也不陌生,大家都从书本中了解过红军战士们的艰辛。
陈锡廉政委是其中一个师团的,他的任务是带领着红军伤员走在大部队的最后面。过雪山,过草地,大渡河,这些问题接踵而至,越来越多的人成为了伤员,但是粮食根本无法支撑下去。
当没有食物可以吃的时候,大家最希望的事情就是可以靠近水边,那样的话就可以捉些小鱼小虾熬些汤果腹。
所以自建国以后,活下来的许多人都喜欢上了钓鱼这一活动,不仅是兴趣爱好,也是一种忆苦思甜。
陈政委也喜欢钓鱼这一项活动,有一次在视察的时候,正当他问连队的同志:“沈阳这片地区是个好地方,也是因为有你们的守卫,才会得到这样的好风景。这片海岛的风景真的非常不错。”
他一边走一边看,守岛的同志们也纷纷跟在司令员的身后,在海岸地带视察的时候,司令员拿着望远镜远眺了一下,只见海面波光粼粼的,十分漂亮。
这个时候,司令员笑着对警卫们讲:“这水里有大家伙,快拿我的钓竿来。”大家都知道司令员是看到水里的鱼了,他们都安静了下来。
警卫员拿来钓竿的时候,旁边的士兵对司令员说:“司令,您要不换一下钓竿吧,这钓竿用了太久了,有的地方都不牢固,估计轻易钓不到鱼了。”
司令员笑了笑说:“不用,这老物件陪了我许久,我用着称手,不用换了。再说了你们是不相信我的技术是吧,今天叫你们好好瞧瞧。”
说着就把钓竿抛到了水里,大家还是不怎么相信那个磨损太严重的钓竿可以钓出来什么鱼。不过等了一会儿以后,还果真有鱼上钩了,只见司令员手法娴熟的就把那鱼给拉到了岸上。
一条有两个巴掌大的鱼跃然眼前,战士们都被司令员的手法给惊到了。毕竟那根钓竿实在显得太过简陋了,任谁也想不到会钓到这么大的鱼。
陈司令员表情得意的说:“你们没想到吧!我能钓到这么大的鱼,你们就等着吧,这次都让你们好好瞧瞧我的看家本领。还得是我的老物件,换了其他的就没有任何手感了。”
一会儿的功夫,只见陈司令员一条接着一条的钓起来了许多鱼,各种大小,都是活蹦乱跳的样子。旁边等着战士们都逐渐从震惊变得开始崇拜陈司令员。
还有喜欢钓鱼的战士们,都纷纷请求陈司令员将自己的看家本领教给他们。兴趣爱好就是一件迅速拉近人们之间的联系的事物,大家都开始七嘴八舌的讨论起了钓鱼这件事情。
陈司令员钓完了鱼之后,就叫厨房给战士们加餐,他教了一些战士钓鱼的技巧,也在这样的氛围中想起了他的过去。
当年红军长征的时候,他作为后卫军要带领着一众伤员在后面行走。只是食物太过匮乏了,他们没有办法就只能另想办法,就连虫子都被拿来充过饥。
运气好一点的时候,就会遇到水边,水里有鱼,他们就想办法从水里找些吃的。一根钓竿被用到磨损了,那有什么好奇怪的。他们用一根线也钓过鱼,只为了可以不让那些带着伤病的战士们饿肚子。
可是就算如此,还是有许多人饿死在了路上,他的一些战友们终究消失了在了那片雪山和那片草地上。建国以后,他就爱上了钓鱼,看着平静的水面之下可以钓起来一些鱼。
他就把那些鱼都拿到连队里,给战士们加餐,好像又回到了那个年代,那个饥肠辘辘的年代。正当陈司令员回忆的时候,警卫员在旁边叫他,一番思绪也被拉进了现实世界。
警卫员看到陈司令员的眼里有水光,他知道这是自家司令员又想到了那些他的战友们,那些为了国家的安危舍弃了自己性命的人,那些值得后辈永远铭记的人。
之后,陈司令员就和海岛上的战士们一起吃了饭,看着熬的鱼汤,他说:“你们多吃一点,这鱼汤看着就鲜美,还是我们的国土好,这么肥硕的鱼才会生长出来。”
陈司令员退休以后,更是喜欢上了钓鱼这一活动,总是和几个一起退休的同事们约着一起钓鱼,几个人一边看着祖国的大好河山,一边陶冶着自己的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