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2012年,蒋英在北京去世,葬礼上,她的遗体被鲜红的党旗覆盖,这一细节引发了不少

2012年,蒋英在北京去世,葬礼上,她的遗体被鲜红的党旗覆盖,这一细节引发了不少议论,一些人认为,蒋英之所以能享受这样的高规格待遇,与她的丈夫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有着密切关系。 2012年2月10日,我国杰出音乐教育家、女高音歌唱家蒋英的告别仪式在北京举行,其子女、亲友学生都到场告别。 告别仪式上,蒋英的遗体被放在遗像前,上面盖着党旗,无数人围着她,旁边都是鲜花,看到她,无不动容。 来的人很多,就连其曾在的音乐学院都来了两个大巴的教职工,大厅内外,全部都是送来的花圈和挽联。 现场,她子女眼睛已经红肿,在送别亲友的时候几乎已经抑制不住自己的情绪。 很多人都会用“钱学森的妻子”来讲蒋英,在其身盖党旗的时候,也有很多人说是因为钱学森的原因。 但或许,她不仅仅是钱学森的妻子,更是音乐家蒋英。 出生于浙江大家族的蒋英,几乎从小就是家里宠儿,其父亲蒋百里是著名的将领,带着年幼的蒋英去过很多地方。 他们家和钱学森家是旧相识,钱家还曾经想让蒋英做干女儿,最后两家商量,给两个孩子定下了亲事。 但是对于两人来说,却并没有想过受到家里的束缚,心中有抱负的两人一直都在自己热爱的领域刻苦学习。 钱学森在美国学习的时候蒋英也在德国柏林深造音乐,两人都在各自的领域闪闪发光。 那个时候,两人几乎已经断了联系,虽然有小时候干哥哥干妹妹的情分,但却心照不宣的没有想过结婚的事情。 回国后,蒋英甚至还想过将钱学森介绍给自己朋友,但是后来在他表明心意后,两人便定下了婚约。 之后,蒋英跟着钱学森去了美国,并在1947年的上海结为夫妻,而那个时候的蒋英,已经是享誉内外的音乐家。 很多人都说钱学森是一座丰碑,是一座大山,而蒋英就是丰碑旁的植被,音乐与科学的结合,成就了一段千古绝唱。 结婚后,蒋英并没有放弃自己的事业,在照顾家庭的同时,她也是中央音乐学院的老师,任职声乐系教研室主任、歌剧系副主任。 她曾经培养出20多名著名的歌唱家,被很多人称为中国声乐教育事业的旗帜,在任教期间,她一直都是结合学生特点,因材施教。 不仅如此,在工作期间她还担任我国大百科全书音乐学科编辑委员会委员、是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等多个职业,她为中国的音乐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在声乐界,很多人都表示蒋英是欧洲古典艺术歌曲的权威,在执教期间,她的学生不计其数,很多人都活跃在国际的舞台上。 对于蒋英,钱学森从不吝啬自己的夸奖,在他心里妻子给了自己很大的帮助,虽然不是一个领域,但是她总是能给自己带来启发。 “这实际上就是文艺对科学思维的启示和开脱,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往往都是蒋英的歌声让我豁然开朗,得到启示”。 在筹备钱学森图书馆期间,蒋英密切关注,并多次受邀参观,给出了很多宝贵意见。 钱学森在保密工作期间,家里几乎都是蒋英一个人在操劳,一开始,她也不知道丈夫去了哪里,便去国防部五院询问,在得到“工作太忙,暂时回不来”的回复后,蒋英心里就有了答案,不再询问。 对于丈夫的事业,蒋英是最大的支持者,她一直在背后默默付出,因为知道其工作性质,所以不会过多询问。 而钱学森也一直都是蒋英的忠实听众,每次演出如果没有特殊情况,他都会在现场。 两人在各自努力的同时,也是彼此最坚实的后盾。 钱学森去世后,蒋英的身体一直不是特别好,情绪也处于低沉中,不到三年她也因病去世,和钱学森再次团聚。 我们永远缅怀他们,希望他们来生依旧幸福美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