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1988年,湖北有位小伙子出于义气,借给朋友5万块钱做生意。没想到朋友赔得一干二

1988年,湖北有位小伙子出于义气,借给朋友5万块钱做生意。没想到朋友赔得一干二净,从那以后两人差不多有31年没联系。这天,男子突然接到派出所的电话,原来朋友从美国回来了,想跟他见一面。 1988年,中国正值改革开放的热潮,广州成了很多人寻梦淘金的地方。张道汉是湖北十堰的普通农民,攒了些家底后,听说南方机会多,便去广州做彩电生意。那时彩电还挺稀罕,他凭借胆量和勤劳,在批发市场上闯出了一些名头。王明国,本是一名郑州人,后来调到广州的国企当财务员,虽然日子顺心,但也没啥大未来。俩人在一次排队进货的过程中认识,都是北方人,聊得火热。那时候,外地碰到老乡真不容易,彼此便成了依靠。 他们的关系相当铁。张道汉有一次,货在火车站被扣了,王明国立马跟风,跑去帮忙,经过一番努力把事给解决了。自那以后,俩人周末经常聚在一起,聊着生意和未来,彼此支持着在这座陌生的城市扎下根。那个时候,5万元可不是个小数字,普通工人一年也就挣几百块,张道汉能攒下这笔钱,足以说明他对这段友情的珍视。 1988年夏天,王明国的人生发生了大变故。他在工作中犯了错,不仅丢了财务岗位,工资也降了一级,心里很失落,干脆辞了职,想自己做点买卖。于是,他找到了张道汉,告诉他自己想做电子生意,需要些资金。张道汉二话不说,把攒下的5万元借给了他。当时借钱可不像现在那么复杂,不需要欠条,全靠口头和信任。张道汉觉得朋友遇到难事,自己就得出手相助。 可王明国的生意没能成功。他用那5万块进了一批收音机和电视机零件,想着批发到内地碰碰运气。开始时还挺顺利,可没过多久,市场就变了,货的质量也不行,客户纷纷退货,搞得他手忙脚乱。他去找供应商,结果人家拒绝承认责任,几个月下来,5万元几乎亏得一干二净。王明国撑不住了,生意泡汤,人也搬离了广州。他没脸见张道汉,更是没本事还钱,就这样断了联系。张道汉等了一段时间没收到消息,毕竟生意还得继续,最后他回了十堰老家,把这事放下了。 这五万块在当年可是大数目啊!1988年,城里人的月薪也就几百块,农村的更少,五万足够买好几套房子呢。张道汉没追着要,王明国也没主动找他,俩人就这么各自散了。有人或许觉得王明国不厚道,借了钱不还还溜了,但那时候生意失败的人大把大把的,他不是想坑谁,只是真的没办法。 张道汉回到十堰后,日子就这样过得平平淡淡。他把在广州挣的钱拿回来,盖了栋房子,种了些果树,安稳地过着晚年。那五万块钱的事,他没跟几个朋友提起,偶尔想起也是叹口气,心里觉得朋友没信用,钱大概也没了。至于王明国,离开广州后他四处打工,工地、餐馆都干过,日子过得紧张。后来他女儿去了美国,混得不错,给他办了签证,他也就跟着过去了。在美国,他靠修家电和打零工生活,慢慢攒下了一些钱。虽然相隔很远,他心里始终惦记着那五万块,没忘张道汉当年对他的情义。 31年,既不算长也不算短。两人从年轻时一路走到老年,生活的道路却完全不同。张道汉从没埋怨过王明国,而王明国也始终放不下这笔债。时间虽然冲淡了很多事情,但那份情义的根基依然存在,只是埋得有些深了。 2019年,王明国带着省下的钱回到了祖国。他刚下飞机,就直奔十堰,心里想着的就是找到张道汉还钱。可31年过去了,他哪能知道张道汉住在哪儿?无奈之下,只好去派出所求助。民警查了户籍,联系上了张道汉,说有个老朋友从美国归来找他。张道汉接到电话时愣了一下,还以为是诈骗,等民警说明情况后,他才意识到是王明国。 俩人在派出所终于见面了。王明国带着10万元现金过来,心里想着当年借了5万,现在双倍还。张道汉却只收了5万,其他的不用了,还拍拍王明国的肩膀,称他是自己的贵人。这话是什么意思呢?张道汉后来跟别人解释说,当年给王明国借钱,是让他明白了,钱没了还能再赚,朋友才是最重要的。他没把这5万当成负担,反而觉得是一份情义。 民警把这件事情记录下来了,周围的邻居们也开始传开。有人说王明国真有良心,还有人赞叹张道汉的豪气。这故事在小镇上引起了热议,大家聚在一起讨论,觉得如今能有这样的情义,实在是太难得了。 这事怎么看呢?张道汉和王明国其实都不是啥大角色,就是普普通通的人,但他们却做了件不寻常的事。五万块在1988年可是笔不小的数目,谁丢了都得心疼。但张道汉没翻脸,王明国31年之后还回来了。这不仅仅是关于钱,更是人品和信任的体现。八十年代末的时候,社会风气比现在简单多了,借钱多靠口头承诺,也有不少人赖账。能俩人都守住这份情义,真是不容易呀。 王明国生意不顺,跑了并不是个坏人,真的是没能力偿还。后来他拼命攒钱,反映出他心里一直记挂着这事。而张道汉没着急追债,虽然不是傻子,是真把这个朋友放在心上。这俩人31年的坚持证明了,钱没了不算什么,人心要是没了才是大事。如今社会上,物质诱惑多得很,多少人为了几千块就能翻脸。这俩人的故事又贴近生活,又有点让人难以相信,简直就像老电影里的情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