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1月28日,志愿军战士潘天炎因为生理需要去附近的草丛解决,回来后却意外发现阵地上空无一人,这时美军展开冲锋,在这个寒冷的朝鲜战场,19岁的潘天炎创造了一段战争传奇。
当时这位小战士因为闹肚子,错过了部队撤退的信号,等他回来,班长和战友们已经走了。
美军的炮弹已经开始落下,进攻眼看就要开始,他心里清楚,这阵地必须守住,他先是把电话线拆了,做成了好几串手榴弹,准备给敌人做个陷阱。
然后他把步枪、机枪、冲锋枪这些家伙什都分散开,藏在不同的工事后面,战斗一打响,他就这边开几枪,那边扫射一阵。
枪法又准美军一时间愣是以为阵地上有好几个神枪手,敌人被打懵了,一个劲儿地呼叫增援。
潘天炎个子小,钻在防御工事里,瞅准机会就把六颗炸弹扔到进攻的美军堆里,炸得敌人哇哇叫,他还扯着嗓子喊:“同志们!敌人上来了,打呀!”
美军听不清虚实,以为还有大部队,炮击之后又加派人手冲上来,他就这样一个人,硬是打退了美军九次进攻。
子弹打光了,他就冒着枪林弹雨,在牺牲的美军身上摸索弹药,捡到枪就继续干,等后续增援部队赶到时,发现这个小个子兵潘天炎已经干掉了三十多个敌人。
因为这场鼎盖山的硬仗,还有其他大大小小一共四次军功,潘天炎在朝鲜战场上可是出了大名。
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给他授了个“青年英雄”的光荣称号,朝鲜那边也给他颁发了一枚军功章。
更让他激动的是,到了1953年,他还有机会见到了毛主席,他的故事传得可快了,人民出版社还专门给他画了本叫《青年英雄潘天炎》的连环画。
他所在的三十八军政治部,也把他的英雄事迹正正经经地写进了部队的历史里,那时候,志愿军各个部队里头,还流行唱一段单弦夸他。
大家伙儿都特别羡慕这个又勇敢命又大的小个子兵,潘天炎能这么不要命,跟他小时候的经历有很大关系。
他是1933年生的,那时候国家乱得很,他才九岁,父母就都没了,成了个孤儿,日子过得那叫一个苦。
到了1949年,十六岁的他被国民党抓了壮丁好在好歹在军队里能混口饱饭吃,后来他所在的部队被解放军打败,他就成了解放军的俘虏。
在俘虏营里,他第一次吃饱了饭,还有人关心他,给他上政治课,让他明白了共产党和国民党到底有什么不一样。
他铁了心想当解放军,可人家嫌他年纪小,身子骨弱,他不服气就跟着部队打杂干活,什么都肯干,最后征兵的人看他实在心诚,就破格收了他。
他一开始可能真就是为了不挨饿,没想到进了部队,特别是1950年跟着三十八军第一批去朝鲜打仗后,凭着那股子机灵劲和神准的枪法,很快就成了战斗骨干。
潘天炎心里头,还埋着一份家仇,他爹当年被逼着给日本人干活,后来被日本人打伤,没多久就窝囊死了。
他娘临死前,拉着他的手告诉他一定要报仇,他那时候虽然小,但这话是刻在心里了,所以上了战场,他从来不怕死,就想着多杀敌人。
1973年2月12日,潘天炎因为生病去世了,他的老家为了纪念他,还在当地的小学里给他立了块纪念碑,让后来的孩子们都知道这位英雄的故事。